3月9日,機場高速。
才下福州長樂國際機場的葉秦,坐著劇組安排的面包車,前往拍攝景點。
“秦子,你不會又搞網絡大電影吧?”
電話里,楊曼語氣認真地詢問,葉光紀今年全面鋪開,電視劇、網劇、電影、游戲,多點操作。
賬面資金雖然富裕,但網絡大電影,畢竟是這個未開墾的處女地,投資依然顧慮重重。
“楊姐,暫時不會考慮!”
葉秦坐在后駕駛座,心情復雜。
《bed上關系2》能如此火爆,他也始料不及,完全低估自己的流量變現。
但再火,也不關他的了,促成微電影的發展的目的已經達到。
甚至,接到奇異果的“網絡大電影”合作項目,更是意外之喜。
“奇異果請我們定制的網劇,價開的很高,單集30萬起步,而且可以再談。”
楊曼問道:“可以跟戴潁談談合作,你覺得什么劇合適?”
戴潁可是奇異果的一號人物,自制劇主管,開辟迷霧劇場,《沉默的真相》、《無罪之證》一系列犯罪懸疑,都有她的投資運作。
葉光紀有精品的懸疑ip,倒可以長期合作。
“你問問大宇公司,愿不愿意授權《仙劍》ip,打造一個類似《武林外傳》的情景喜劇,《仙劍客棧》。”
葉秦掛斷電話,靠在椅背,瞇眼小憩。
………………
徐山爭、寧昊等人為何大膽啟用新人導演?
扶持的前提,是貴在破舊推新。
新人比老人有銳氣,有想法,不會被電影的模式、套路拘束,敢于突破。
老導演背負著名與利,審美、鏡頭語言、思維都會固化,架子還端著,頤指氣使。
像馮褲子口出狂言:“我不拍電影,觀眾看什么!”
呵呵,沒有你,華語電影照樣轉。
葉秦拉路陽一把,頂薛曉路一波,上半年主推郭凡、蘇侖,接下來主推文木野幾個。
無非是乘著華語商業化的東風,在大導格局緩慢的崩盤中,狠狠踩上一腳油門。
崩的更快,更徹底!
方特口中的“打破”,完全是口嗨。
像陳詩人、馮褲子、賈科長,其實是被觀眾拋棄。
商業化是無形的手,啪啪扇這幫大導的耳光教做人,舊時代的殘黨,新時代可沒有承載的船。
于是,顧攝影扛著他的“相機跟車鎮”,隕落。
于是,陳詩人帶著他的“詩與遠方”,隕落。
于是,王墨鏡帶著半個娛樂圈的“我喜歡”,隕落。
10億票房,成為千禧年呼風喚雨的大導們一個檻。
港圈那幫人里頭,少數堅挺的,除開被排擠的星爺,王京、徐老怪、林超先……
陳客辛就是其中之一。
然而,葉秦才剛剛進組,才上劇本研讀會,就被告知,陳客辛,跟彭三原,因為劇本理念沖突鬧僵。
一臉大寫的懵逼,啥玩意?
什么都沒弄清楚,就被拉上了圓桌。
但這個場合,該他這個出品兼制片拍板。
………………
閔建泉州,華僑新村館驛七號。
整個老城區里,擠入劇組上下200多號人。
三月的微風里,隱約帶著一股海的味道,冰涼,清爽,也蘊含著洶涌的暗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