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等什么,趕緊試戲吧!”
“這里是哪里?”劉天王用半咸不淡的普通話發問,語氣透著虛弱,仿佛剛剛從驚險的車禍轉醒。
“武(mu)夷(i)山(sua)。”葉秦說的是閩南話,帶著淡淡的地瓜腔。
彭三原制止道:“咔,慢著,葉秦,不要說方言,都用普通話!”
“我覺得曾帥這個角色必須使用方言。”
葉秦語氣堅定,強調道:“華哥的雷澤寬不用,是因為他這個父親,行走在華夏大地15年,大江南北地尋孤,去那么多地方,不可能每到一個地方都用方言交流溝通,這擺明不現實,全國推行普通話,所以用普通話相當地貼切。”
“但曾帥不同!曾帥是走失兒童,是一個黑戶,沒有戶口,沒有身份證,根本上不了,吃百家飯長大,在閔建長大不說方言可能嗎?”
“而且,使用閩南話,最深刻的意義的在于最后,在雷澤寬的幫助下,他尋找到至親,他的父母是川渝人,可他不會川渝話。”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他沒有鄉音,一次人犯走丟,天隔南北,再一次見面,他說的閩南話,父母一句話都聽不懂,雞同鴨講。”
“你說的有道理,但不是普通話,使用方言會讓影片的調子看上去很土,很鄉土化。”
彭三原無奈道:“我不希望影片呈現出的,是一種第六代的地下電影。”
葉秦滿頭都是黑線,雖然打心底不喜歡第六代電影,從內容到技法,可他喵用“土”,用“鄉土化”就離譜。
賈科長早年拍的片,的確男女主都會用上晉西方言,那是貼近真實,而不是土氣!
《大決戰》三部曲,一代的偉人們說著全國各地方言口音,難道也土?
“秦子,我同意彭導的建議,要考慮到主流市場,雖然是公益電影,但必須考慮到普通話受眾比方言受眾多得多。”
陳客辛這回站隊彭三原,也并非無私心,《失孤》也有“我們的”工作室投資,沒轍,不給投資額,陳客辛懶地當監制,恨不得馬上搞個同題材掙錢。
前世,華宜就找到陳客辛出任監制,但看完劇本果斷拒絕,接著詭異地展開《親愛的》拍攝,明明申報籌拍都比《失孤》晚,卻偏偏趕在《失孤》之前,提早上映。
emm,陳客辛不地道啊!
葉秦砸吧著嘴,尋思不能為了角色,不給導演監制面子,很容易被打上“戲霸”的標簽。
星爺,李保天,就因為對戲太講究苛刻,跟劇組主創主演摩擦不斷,人緣很差。
考慮到名聲口碑,不得不退讓道:“行,我退半步,可以不用方言,但曾帥說的普通話,必須是帶閔建口音的。”
不等彭三原再三爭取,陳客辛直接同意:“可以!”
葉秦朝陳客辛看了眼,露出意義不明的笑容。
丫的,劉天王都是粵語口音的普通話,你還不興我說閔建地瓜腔的普通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