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蓀說道:“畢竟文藝片是小眾電影,雖然你的電影,在國內票房是無需質疑的,怎么弄也不會賠。”
“《爆裂鼓手》嚴格說,談不上文藝片,而是劇情片。世界上沒有‘文藝片’的說法,戛納是藝術電影的天堂,文藝片的叫法,是香江人五十年代獨創的名詞。”
葉秦語氣里透著不屑,“香江把那些感情性、現實性、甚至思想性的電影說成是文藝片,像《花樣年華》。”
“它之所以能戛納揚名,不在于上面的任何一個‘性’,而是光影之間的電影審美。”
香江在文化上一度是自卑,之后亞洲小四龍經濟大騰飛,電影迎來黃金時代,統治東南亞,又變得文化自負。
就像天然覺得粵語歌曲是最棒的,排斥國語歌曲,殊不知在香江第一代歌神許貫杰以前,粵語歌才是難登大雅之堂的歌曲。
“但無論是藝術電影也好,藝術片也罷,王曉帥說華夏沒有藝術片的土壤,華夏應該學習法蘭西。”
王曉帥,他懂得錘子的電影產業!
他懂得話,就不會拍一堆自以為是的悶片,裝文藝!
葉秦不屑地揚起一抹笑容:“大環境不一樣,法蘭西有電影基金制度,沒拍之前電影就已經回本,華夏可做不到,因為觀眾是上帝。”
“電影是大眾藝術,劇情電影講的故事,要面向社會大眾,像《熔爐》、《素媛》,而不是自我為中心。”
“這些我可以報道出來嗎!”郝蓀眼里閃爍著星光,蠢蠢欲動。
“當然是不行。”
葉秦搖頭拒絕:“不過你可以報道一條,歡迎來看葉光紀上映劇情片,《爆裂鼓手》、《心迷宮》。”
……………………
皮埃爾里斯安說過:“世界上最重要的電影節始終是戛納,甚至可以講,它比全世界所有電影節加一起的分量還重要。”
今日不辱法,的確如此。
這個海濱小城,能讓明星們自由自在地出現在紅毯,酒會,趴體。
僅憑這點,凜冬之城的柏林,就鮮有人問津。
而且它不光是紅毯的創造者,而且一直傳承保持紅毯文化,出席的明星都要正裝,連站在兩旁的記者也必須西裝領結,人模人樣。
喧囂沸騰,華麗浮躁,充斥著大眾趣味……這就是刨掉電影之后的電影節。
15日,下午5點鐘,第67屆戛納影展即將開幕。
“怎么回事?“
葉秦、尊龍、西爾莎羅南等主演悉數下車,三三兩兩地并排結對。
林彬小聲地嘀咕:“哥,沒有邀請函想混進去,被保安攔住。”
抬眼一看,門口的保安攔住一個熟悉的臉孔。
咦,羊雪?不,楊天寶啊!
黃教主隔著一扇門,無能為力,無奈地揮揮手,轉身跟著《太平輪》大部隊離開。
“不是片方家屬都能進嗎!”
楊天寶死死地咬住嘴唇,感到無比地羞恥,尤其是一個個人影從眼前掠過,不經意的一個斜視,都像是一種嘲諷。
”葉,葉秦?”
楊天寶在看到葉秦身旁的林彬,一時愣住,連助理都能進戛納紅毯秀,我不能?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一年前或許有媒體把自家的黃教主,跟葉秦相提并論,現在,完全沒得比!
什么叫國際巨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