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直太有了!”
林清雅激動的道。
作為女生,她對這種節日的氛圍和儀式感還是比較感興趣的。
“知道我為什么要讓你們過來過節了吧,沒有白來一趟吧。”
楊心怡笑道。
“沒有。”
這一次回答的是王偉,第一次見到這樣的陣仗的王偉也被外國語大學的這種氛圍給震憾到了,臉上的神情也忍不住的有些激動。
陳羽沒有說話,但是他的心情也被這里的氛圍給感染到了,臉上滿是開心和喜悅的笑容,同時目光不時的打量著校園里的各種各樣的增添氛圍的裝扮。
“我們過去那邊看一下吧,那邊還有各種節目,我們可以看一下。”
楊心怡說著,開始帶著陳羽和林清雅他們在外國語大學逛了起來。
一路上,林清雅和陳羽他們
(本章未完,請翻頁)
看到一些外國人在唱歌跳舞,還有一些外國人在演湊一些樂器,還有一些人在耍一些雜技什么的,各種樣的節目大大的長了他們的見識。
“這些節目都是來自于世界各國的留學生組織起來的,這是外國語大學的傳統,每年圣誕節的時候,來自外國的留學生們就會按他們的民族或者國家的風俗,組織他們的慶祝活動,而學習各個語種的院系,也會相應的組織節目,加入到他們的慶祝之中,體會那些國家的傳統文化和風俗。”
楊心怡向陳羽他們解釋外國語大學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盛況的原因,“外國語大學在建校的時候,就是為了學習外國的文化,學習外國的語言,所以外國語大學在這方面是最開放的了。”
“這樣做其實是很有好處的,這樣不僅能夠加強和那些外國留學生的交流,也能夠讓我們這些學習外語的學生更快也更多的了解外國的那些國家的文化。”
“我們老師說,只有真正的深入了解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內涵,文化,才能夠和那個國家和民族有更多的交流,也才能夠知道那些國家和民族制定某些政策的原因,這樣我們在外交上才能更好的制定和該國的交往策略,才能在外交上占據更主動的位置,我覺得是很有道理的。”
楊心怡說到外交的時候,臉上不自禁的流露出了一抹自豪的神色。
以前在報考外國語大學的時候,她只知道外國語大學的外語水平是最高的,其中一些小語種,更是全世界范圍內都屬于頂級的專業,頂級的水平,她只是想抱著學習外語的想法來報考的。
但是經過這段時間在外國語大學的學習之后,她才明白原來外國語大學并不只是一個學習外語的學校,更是大夏國的外交官的重要培養基地,大夏國的很多外交官,翻譯官等重要從業人員都是從他們外國語大學畢業的。
而且他們學校,在這么多年的發展過程中,是為大夏國的外交事業,做出了重大的貢獻的。
這讓她的內心對于外國語大學更多了幾分驕傲和自豪。
這段時間她也學到了很多關于外交方面的知識,學校的每一門課的老師,幾乎都會在講課的時候,不自禁的給她們滲透關于外交方面的知識和觀念,特別是思想政治課的時候,老師們更是會講很多關于外交的一些事情,不斷的給她們灌輸外國語大學的辦學理念,輸入愛國主義的相關教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