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祝大家好運!”
主考人沒有多說太多,在講完規則之后,送上一句祝福便直接在前面坐下來了。
而考場上,所有人也都同時開始望向了手中的試題,飛快的瀏覽,并在大腦里飛快的思考,尋找這些試題中比較簡單的題目。
不論是本科生,還是研究生,博士生,大家都是一路考上來的,基本的考試策略,大家都是很嫻熟的。
陳羽也開始分析試題。
他先看的代數,發現試題的難度確實不小,和大學生數學競賽確實不是一個等級的,而且出題人的水平也確實很高,試題的層次很分明,一共六道題,兩道題是基礎題,當然,只是相對基礎,在這種大賽中是不可能出現大一新生期末考試的時候考的那種完全基礎的題的。
然后是兩道中等難度的題,緊接著是兩道高難度的題。
看完代數之后,陳羽再看分析和幾何,拓樸,發現這三張試題也和代數一樣,都是一樣的布置,兩道基礎,兩道中等難度,兩道高難度。
中等難度的題還好,高難度的題,是真的難,涉及的都是該領域最本質,或者最前沿的研究方向的知識,如果對于該領域沒有足夠深入的研究的話,是很難拿到分數的。
這樣一來,任何一個人想要拿全所有的分數都是相當難的,哪怕你是一個世界著名的數學家來參賽,也很難拿全所有的分數。
因為很少有一個數學家是各個領域全能的,甚至越是知名的數學家,可能越難拿高分,因為越知名的,往往越是在某個領域深耕了很長時間的,這些數學家來做這些題的話,很容易出現自己所研究的領域相關的那部分題,很快就秒掉,但是其他領域的,卻可能因為太長時間沒怎么研究,甚至沒怎么接觸,變得陌生起來,很難找出好的解題策略。
相反的,越是年輕的那些數學研究者,顯然更有優勢,研究生,博士生他們雖然也都選擇了研究領域,但是在所選領域還沒有特別深入,在數學各個領域的知識更全面一些。
最有優勢的是高年級的本科生,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頂級名校,在本科階段,都是默認作為打基礎的階段,都是進行全面發展和培養的,這些試題所考的四個領域全部都是在本科階段有開設課程的。
當然,這只是相對有優勢,如果你只是一個按步就班,只學習學校安排的考試教材,只為了通過學校的期末考試,為了拿高績點而學習的普通的本科生,你做這些題目,是絕對不會有優勢的,因為即便你在學校的考試中能拿滿分,你也是絕對不可能答得完全這四張試題中的任何一張的。
如果你是只跟著老師學,只學習老師講課的那本教材的學生,你可能只能拿下每張試題最基礎的那兩道題,連那兩道中等題你都拿不下!
因為后面的中檔題和高難度題,都是完全超過普通本科生教材的范疇的!
如果你是一個很主動學習,對數學有非常大的熱愛,對各個領域的知識都有很強的求知欲,不滿足以教材,對各門課都進行了拓展,進行了很深入的學習的人,那才有機會解答后面的中檔題乃至高難題。
很顯然,主辦方這樣的布置是為了更好的選拔出相對更年輕的,更全面的,對于數學有著極度的熱愛,以及有著極高的數學天賦的數學人才進行獎勵,而不是給那些成名的數學家們發獎。
喜歡超級學霸系統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超級學霸系統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