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袁無畏怎么琢磨,他終究是給置換過來了。感覺“新位面”也沒什么不一樣的,他瞇起眼睛看向天空:
“太陽挺好……唔,是不是有點兒不對?”
袁無畏在“夢境世界”里完成了跨界,羅南希望他能充分發揮其“大時空觀測者”的能力,給“外地球”時空把把脈。
至于“夢境”與“現實”的差異問題,那是羅南操心的事兒,無需他人計較。
適應和觀測總需要一段時間,羅南就將那家伙先丟在一邊,繼續琢磨“凝水環”的事兒。
自從窺見“凝水環”在“法則勾線”層面上,極致簡約明了的布局后,忽然明白一件事。
“凝水環”,唔,可能不只是“凝水環”。
羅南打了個響指,眼前除了“凝水環”之外,又出現了一套“堡壘”構形,就是“血意環”。
眾所周知,“堡壘”的基本楔形結構要的是成組成團,兩塊為一組,拼接個上百組不在話下。
單個結構看不出來,可當幾十成百上千塊“堡壘”構形拼結為圓環體,聚攏如一的時候,那些在“過渡層”,在精神層面快攢簇的“法則勾線”,比單個結構發散的線條并沒有多出幾根。反而是重復整合收束,以至于其干涉力量也水漲船高,不只是作用于“過渡層”的形神框架,還通過這個中繼點,持續作用于“物質層”,形成相對穩定的干涉結構。
單體便有類似作用的“凝水環”,架構水準更強,精度要求更高。入手也要更難,可一旦匹配那個精度,便能夠自動攢簇“法則勾線”,持續干涉作用。這里肯定還要施術人持續加持消耗,但運轉發展的趨向便是如此。
這一刻,羅南徹底明白過來:當初翟東國翟工怎么就能依靠“凝水環”、夏城分會那么多人怎么就能憑借“血意環堡壘”,跨過多年難以逾越的屏障,成功覺醒。前方的創造者已經清理出了一條道路:
以“法則勾線”的高效整合,最大化驅動人們有限的力量。
整個作用過程中,“凝水環”也好,“血意環”也罷,都充當了在“過渡層”嵌入的新角色,成為了修行者自我塑造,也可以部分委托他人塑造的“工具”,就像階梯、扶手、拐杖、義肢……
羅南從元居見習祭司那邊了解的信息里,對所謂“非生命”的“過渡層”架構沒有特別清晰的認知,只當是“幻想種”那種類型。
可現在有了。
或許正因為這個緣故,在“諸天神國”眼中,遺傳種們所認定的“生命層”“核心層”,不夠準確。在這個領域內,祂們可以造作出很多不可思議的結構,實現不可思議的功能,讓生靈一步登天、一步墮獄。甚至不需要什么自然模板,完全可以根據“法則勾線”與物質層面的作用模式,進行擬合定制。
這是“造物”甚至“造化”的領域。
高高在上的神明,又怎么會將這個領域的命名權,讓渡給螻蟻一般的遺傳種?哪怕他們中間有相當一部分,就是從遺傳種升格而來……唔,這種說法可能有些偏頗,羅南只是剛剛接觸到這一領域和手段的生瓜蛋子,還需要更全面的認知。
羅南瞇起眼睛,看“凝水環”“血意環”上疏密不等、又暗蘊規律的“法則勾線”,看它們鋪展延伸的主線脈絡,沉吟不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