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羅南已經在之前的實驗中看過了,細節多了一些,基本趨勢也就那樣,畢竟沒有真正發動,他也不耽擱,繼續嘗試“披風”app的其他選項。
“有所悟”界面,需要引導群體建構加入,前置條件是“庇護所”架構以及相應的人員;“解鎖密碼”則是“格式論”借用的“原初范式”,即正四面體及其內切外接圓球結構。羅南早有“實驗搭子”,當下一一對應完成。
整個過程,他都盯著外接神經元的變化,眼看著“虛幻星空”架構之中,部分電光流轉重構,呈現出“原初范式”的結構,隱約又有“庇護所”的些許輪廓。不過作用于“法則勾線”,卻是先在羅南自家形神框架中攪動,形成了自我力量的映射,再以“披風”app中預設的規則進行梳理,顯然是修行之用。
老版的“有所備”界面,羅南已經無法實驗了,但按照之前的邏輯,應該就是用“庇護所”架構開啟、轉化外接神經元形態,如“外地球”的“實體熔巖島”那般,承接各方需求,只是那層級明顯高出“靈魂教團”的層面,不像是“內外地球”的現實需要,暫時想不通透,便先擱置。
至于新版“有所備”界面,“解鎖密碼”已經換了,換成了由“原初范式”“庇護所”為基礎進行拼接的新的復雜構形。這套新構形以“格式論”哲學理念為綱,自我、社會、天地三重格式,每一重都有具象架構。
其中最清晰的是社會格式,正是“格式塔”“庇護所”兩相疊加。
至于自我格式和天地格式,都不完整。證明老爹羅中衡對承載日輪絕獄、又被切分為“內外地球”的這一方時空特色,沒有真正掌握,或還到不了那種層次;對應的想要結合天淵文明版本答案的“熔爐”,完成“布法”設計,也很難成就。
羅南沒有告訴武皇陛下,他想走“信仰”路徑,相當一部分因由,來自于此。
這是現實考慮的重要源頭。
如今羅南掌握“縮水版諸神法眼”,可以直接窺見“三層一區一域”建構,對本地時空特質和發展脈絡,也有了相當的掌握。這套解鎖新版“有所備”界面的新構形,細節上又豐富了一大截,但要說完整,仍差一些。
羅南知道,這需要他繼續提升層次、眼界,而“內宇宙”路徑受限于“成爐布法”的關卡,還有資源問題,短時間內很難突破,可不是只能選與社會格式比較匹配的“信仰”路徑了么?
只是這種“信仰”路徑,感覺和正統路徑有點兒差異。
不像是“植物型”,更像大家彼此扶持協作的“工具型”——“庇護所”的內核便是如此,還沾著點兒天淵邏輯架構。
羅南對“信仰”路徑理解尚淺,不敢妄言“諸天神國”里信仰體系的分類,現在這也不是重點,只要這條路暫時能夠走通就可以。
他心神只在“新密碼構形”上一晃,便去看外接神經元對應的變化。
“虛幻星空”中形態改變是應有之義,復雜則不完整的“新構形”呈現,依舊攪動了“星空”,由此再外延到對應的“法則勾線”,扯動了破爛神明披風,如此直截了當。
破爛神明披風的波動幅度仍有限,但這種波動擴散的范圍卻是最廣,只一兩個呼吸的功夫,羅南在整個“內地球”都發現了破爛神明披風的同類波動……不,不只是“內地球”,在“外地球”的幾個支點,在短暫延遲后,也發回了相應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