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邊都沒有什么客套話,慶蕪直接切入正題:“‘無名氏’在‘自白書’上描述的關鍵事件,即某小行星戰場,應該是指盟約世99589年,含光星系稱孽劫世10151年的‘二星門戰役’期間,圍繞‘瞳環-28758號’小行星展開的攻防戰。
“從那個‘自白書’內容上看,他對自身身份描述不清,卻出奇地有許多過于枝節的細節。經查詢,其所述人員身份,基本都有出處,參戰、戰功、戰損人員名單可以交叉認證。還有,非常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里面相當一部分都是校官級別,而且高度集中于當時小行星前線指揮委員會第一局執行處。”
折榮嘗試與專家溝通:“是不是他本人,嗯,他記憶的源頭,曾在那里工作?”
“我也是這么考慮的,后續可以做進一步驗證,看是否能夠確認其身份。但不管身份怎樣,單只是記憶本身,就非常有價值。根據戰史記載,前委一局執行處是直接服務當時前線最高指揮昌義純大君。當然后面我們都知道了,當時昌義純已經與冥寂之主,唔,當時應該還不是……反正是與那位隱秘互換了身份,瞞過了所有人。從頭到尾主持小行星戰場前委工作的,正是冥寂之主本人。從這一點看,那位不是昌義純的手下,就是冥寂之主的心腹,這個‘無名氏’的夢境記憶很寶貴啊!”
誰特么當然知道啊!
還有,不用來回重復“有價值”“很寶貴”之類的字眼兒。
折榮只是“當然知道”冥寂之主,那個什么昌義純大君就基本沒印象了。事實上,除非是專業歷史研究員,或對那段歷史格外有興趣的愛好者,“孽劫世”的種種歷史事件,絕不在星盟普通人的常識之列。
就算有《盟約》《星路》也一樣。
畢竟沒幾個人會頂著見鬼的孽毒環境,到含光星系去體驗,哪怕是在游戲里。而且,據說那邊的還原度做得并不好,體驗感極差。
于是折榮不懂就問:“為什么要換?”
慶蕪回應:“目前的公論是,為了在‘瞳環-28758號’小行星這個外線戰場,獵殺‘夢神孽’。”
“夢神孽?”折榮很自然就聯想到了與泰玉、與無名氏密切相關的‘夢境系’力量。
唔,“夢神孽”這個名字也是記憶深刻,畢竟是“幻魘之主”的神軀異化而成,算是“含光星系”那邊,最具知名度的幾個存在之一了。
慶蕪繼續給他掃盲:“具體的情況,哪怕是這么多年過去,含光方面都諱莫如深。我們只知道,當時冥寂之主和‘閽君’,就是那位天淵帝國開國大君一起,執行這次獵殺。事先有多輪惑敵安排,包括‘閽君’長期以來未參與任何戰役、二星門戰役目標的扭曲、冥寂之主與昌義純的隱秘互換等等……”
折榮聽這話鋒就知道完蛋,于是搶答:“失敗了?”
“是的,失敗了。據說本來是有機會的,卻有致命的場外因素加入……究極的魔神入場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