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榮沒再與泰玉過多討論,質疑其“想象”。倒是半小時后,因為這輪“想象”,他又一次與上司發生爭執,而“黑督察”序列中的歷史學者慶蕪先生再度與會。
“邪神慣常是莊家,要的就是蠱惑賭客不斷加注。”
上司冰冷的句子,是想定基調,但沒有能夠結束討論。
因為這回,折榮不再是主力,慶蕪表現得很激動。
“后腦勺,盧安德早年的后腦傷勢!這種細節,隨口而出的細節,正體現出他驚人的價值!”
這話說的,折榮都覺得有些過分了:“你不是也知道嗎?”
“我不知道!”
“……那你怎么確定,這是不是真的?也可能是他隨口編的。”
“歷史信息里面太多編造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表現邏輯,他滿不在乎的態度,隨口呈現的歷史可能性——今天是盧安德,明天可能就是冥寂之主。這不只是歷史課題,也是我們一直追尋并嘗試復現的真實脈絡!最起碼是一種可能!”
于是折榮敗退。
上司仍是冷靜的調子:“照你的邏輯,那個放出‘無名氏’殘缺人格的組織,更值得關注。”
慶蕪仍很激動,但可以感覺到,自從上次交流后,他想了很多,說話滔滔不絕:
“但那個組織沒有失控,如果‘無名氏’屬于那個組織,那么他們很可能在‘孽劫世’后期已經存在,否則很難控制這個時期的某個‘人格’。結果到現在,快兩千個諸天標準年了,我們對這個組織竟然一無所知!它們能夠悶頭藏到現在,一點兒苗頭不露,要么就是真的神秘到了極致;要么就是可能有其他的我們相對熟悉的非法組織為他們做掩護……這樣的就太多了,一時半會兒想下手很困難,絕沒有這個‘無名氏’更加方便、快捷!
“還有,還有他神奇的‘通靈術’,我相信應該有某種更深層的理由、某個信息體系的流轉,帶來了這種神奇效應,但我們到現在仍沒發現,就證明他暫時仍然獨一無二的價值,現實的價值!”
讓一個歷史學者說出“現實”這個詞兒,也挺不容易的。
有慶蕪頂在前面,折榮省心了很多,更方便展現他“信仰導流”后,脫胎換骨的變化。但聽到這個詞兒,他還是忍不住敲起了邊鼓:“我覺得確實應該現實一點,老板,你不想知道瓦杰羅‘脊界圖景’的優勢架構是哪個嗎?”
上司冷冷回應:“已經有答案了。他逃脫的時候,展現的是‘星圖界域’的能力。”
折榮眨眨眼睛,其實他知道。
“星圖界域”,是“命軌眾”祭司的加持力量成就。
這一系祭司,信奉的是“晨曦之主”神國體系中,第二從神,命軌之神。
以“掌握平衡,直面命運”為核心理念。
而這位,也是罕見的從“對面”墮亡之主體系中,跳槽到這邊的神明,地位似乎有些微妙。
不過那是神明層面的微妙,輪不到他們這些信眾置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