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覺得他仍算冷靜,至少組織語言仍有條理:
“把時間節點
(本章未完,請翻頁)
再往前卡一下,大約在八十年代中后期,世界其他地方不說,東亞這一塊兒的局面,本來已經相對穩定了。
“特別是在大陸區域,三條從東北到西南的斜向防御線,從西到東,第一條平、安、堰、春四城;第二條夏、淮、湖、雷,也是四城;第三條短一點,金、湛兩城。
“大陸十城,人口自一億到兩億不等,再算上‘海外’的阪城、箕城,就是東亞十二城,近三十年人口大爆炸,二十億人的規模,占全世界五分之一。
“就算有聚變堆、種植大廈等等支持,基本上也窮盡了周邊所有的資源。在這樣的基本框架下,東亞游民有多大的活動空間?
“按照課本的說法,八十年代,游民部落大多集中在西北、西南高原地區,以及東北平原、江淮三角洲地帶。這些地方要么是海拔高、氣溫低、氣候惡劣;要么是畸變種猖獗、水陸環境夾攻的絕地,不適合大型城市基建,但還是有游民部落星羅棋布,慢慢地也在積聚力量。
“看到了沒有,這些游民部落,他們要么是在防御線的兩端、前沿突出部,要么是在防御線間隙,沒有誰真想殺到荒野腹地,每天都在廝殺和恐懼中渡過。
“問題就來了,這種生存狀態下的東亞游民,真的是游民嗎?有著深厚安土重遷文化的民眾,即便是生活在荒野的所謂部落,和印象中荒野的游蕩者,是不是真能貼合?”
龍七滔滔不絕的表述,已經讓直播間的觀眾們看直了眼,不過路上么,閑著也是閑著,聽聽也不錯。
“突然就從野外冒險,變成了知識類內容,這是什么鬼?”
“這個龍七也有游民背景?”
“龍七哥,龍老師,我錯看你了。”
“雖然跑題了,但龍七哥知識儲備棒棒噠!”
直播間總體而言比較正面的反響,也給了龍七正向的支持,讓他始終保持在興奮狀態:
“有些事情,宜粗不宜細,禁不起近處細究的。只要你貼近了看,就會發現,游民只是個概念而已,一個經過有意無意的設計和渲染,經過媒體傳播而流行開來的概念。
“至少在我的記憶中,小時候,大陸十城的官方表述,應該是拓荒者。
“然后,突然有一天,游民這個概念鋪天蓋地,城市文明和荒野文明的對立成了當代社會的隱憂,荒野游民的生存狀態成為了人道主義災難,游民回城成了人類史上的重大命題……呵呵,就算是游民吧,在東亞這個圈子里,游民與城市的關系有那么緊張嗎?
“我們不能一概而論,可事實上,當時城市和游民部落之間,是有著深度合作、支援關系的,在大都市的支援下,游民在荒野上開拓新的聚居點。
“衛星城圍繞都市,聚居點圍繞衛星城,一層又一層鋪開,現在安城附近,也仍然是這樣的形制,一步步地向北、向西開拓。
“可這種環形、扇區結構,絕大部分在游民回城政策發布之后,迅速收縮。其間人心紛亂是一,援助撤回是二,強制搬遷是三,還有許多莫名其妙的政策手段…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