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人都來了好幾天了,張斌一直忙,所以沒來得及給他安排官職,這會兒忙完了,自然要感覺把他的職位定下來。
他分別找三人談了幾次,發現這三人也是很不錯的人才,正好,他還缺三個正三品,分別是廣東承宣布政使司左右參政和福建提刑按察司提刑按察使。
這三人中,還是倪元璐最為剛正不阿,所以,張斌將他提為福建提刑按察司提刑按察使,而傅冠和錢士晉則分別出任廣東承宣布政使司左右參政。
福建和廣東的班子至此就算是配齊了,剩下的事他就不用過于插手了,畢竟有些行省壓根就沒有總督,日常事物不照樣沒有一點問題。
他這個總督主要還是處理大問題的,比如海盜、匪盜、官員貪腐、外敵入侵什么的,至于日常事物,他只需要督導督導就行了,倒不用天天盯著。
當然,他也沒時間天天盯著兩省的日常事物,因為他不但管著兩省的軍政事物,還管著一個碩大的東盛堂。
這不,剛處理完政事,他又迫不及待的開始處理東盛堂的事了,因為早在他瘋狂修建高雄造船廠的時候,他外公黃老爺子就告訴他,東盛堂快沒錢了!
東盛堂碩大的產業,去年進賬就有五百余萬兩,怎么發展了將近一年,反而快沒錢了呢?
其實,很簡單,正是因為東盛堂這一年發展的太迅猛了,才會出現資金問題,不管做什么生意,都不能只看收入,不看支出。
這一年,東盛堂在大明兩京十三省,還有南洋、東瀛、朝鮮等地瘋狂擴張,又是買地、又是建商鋪、又是招人、又是進貨,每一地投入都是數十萬兩之巨,那銀子是嘩啦嘩啦的往外花,收入根本就趕不上支出。
比如,東盛堂投資修建珠海新城,就算張斌運用手中權力,動用屯衛、匪盜俘虜、海盜俘虜收集材料,修筑城墻,但是,城內的房舍還是要請專門的匠戶來修建,工錢加上所有參與人員的伙食費用,還有運輸費用,一座城修下來也花去上百萬兩,再加上上繳的租地費用五十萬兩,這一年的租金收入全搭進去還不夠。
還有,研制和生產織布機、招攬織戶、進購蠶絲棉花等費用,還有各個商鋪進購貨物的費用,沒有兩三年,這錢壓根就賺不回來。
這樣猛搞下去肯定不行,所以,張斌決定,召集所有參與經營的股東開個會,商討一下發展大計。
東盛堂參與經營的股東其實就是幾家占有股份比較大的家族,也就是占一成股份的黃家、張家、鄭家和占半成股份的駱家、曹家、畢家、戚家、俞家、毛家。
這次參加會議的就比較多了,不但有股東代表還有直接參與經營的大掌柜。
張家有張斌和大掌柜張三、張軍;
黃家有黃老爺子和大掌柜黃鵬、黃程;
鄭家有鄭芝龍和大掌柜鄭芝鶚、鄭芝鵠;
駱家駱養性來不了,只來了大掌柜駱養德和駱養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