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縣這一戰可以說是農民軍自揭竿而起以來打的最頑強的一場戰斗,高迎祥、羅汝才、劉國能、李萬慶四路農民軍總共投入了兩萬五千步卒與盧象升所率的七千天雄軍步卒在北面城墻上足足鏖戰了兩個多時辰。
但是,他們無奈的發現,不但是盧象升沒有一點力竭的跡象,就連天雄軍將士都好像吃錯藥了一般,越戰越勇,好像永遠都不知道疲憊一般。
最后,他們只得丟下滿城墻的尸體,倉皇的向武陟方向退去。
此戰也是盧象升的成名之戰,兩個多時辰,他始終頂在天雄軍將士的最前方,不知道有多少農民軍步卒成為他刀下的亡魂,盧閻王之名也因此不脛而走,在農民軍中越傳越廣。
這一戰農民軍損失真的很慘重,兩萬五千步卒除了第一批五千人因為受槍傷幾乎沒死什么人就退下城墻了,后面的四批,幾乎都被砍翻在城墻上,最后逃走的還不足三千!
農民軍終于退走了,直到偵騎來報,七萬余農民軍已經悉數逃出十余里遠盧象升才放下大刀,精疲力盡的道:“命五千屯衛前來打掃戰場,天雄軍將士,全部回營休息。”
此戰天雄軍將士傷亡也比較慘重,七千步卒,陣亡了將近一千,其余的幾乎人人受傷,要不是城墻就這么寬,他們可能輪流上陣,估計陣亡人數還不止這么點。
當五千山西屯衛踏上城墻的時候簡直被眼前的景象給嚇傻了,整個城墻上幾乎連個插腳的地方都沒有,到處都是重傷倒地的反賊,到處都是尸體,疊了一層又一層,簡直就如同煉獄一般。
他們也不是沒有和農民軍干過仗,不過,每次農民軍基本上都是一粘即走,就算是守城也很少有這樣負隅頑抗的,四萬山西軍跟農民軍打了兩三年全加起來也沒這么大的戰績,一萬天雄軍竟然一戰就給農民軍造成過這么大的傷亡!
到底是農民軍瘋了還是天雄軍瘋了?
其實,大家都沒瘋,農民起義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必然會和朝廷大軍展開大規模的戰斗,以前之所以沒打的這么慘烈,主要是農民軍首領王嘉胤和王自用沒有遠大的理想,只想得過且過,當張獻忠和李自成這些野心勃勃的人逐漸竄起來之后,他們絕對不會滿足于吃口飽飯,也不會甘心到處逃竄,他們都是想當皇帝的人,怎么會甘心被官兵追的惶惶如喪家之犬。
歷史上也是如此,崇禎五年和崇禎六年,正是農民軍的蛻變期,他們一改看見朝廷大軍就逃的作風,開始和朝廷大軍爭鋒相對,特別是王自用死了之后,高迎祥更是指揮農民軍與朝廷大軍連連接戰,雖然損失慘重,卻越打越強,最終正是高迎祥的外甥李自成建立了大順王朝,并最終打下了京城,干翻了大明。
不得不說,戰斗真的能令人成長,要他們永遠這么逃下去,最終也只能淪為流寇,那能建立王朝,干翻大明。
當然這些都是后話,張斌來了,歷史軌跡已經開始偏移,他們后面能不能建立王朝還未可知,至少他們的克星盧象升盧閻王是沒那么容易被人害死了。
占領溫縣之后,盧象升率軍就地休整了三天,隨后,他便留下五千屯衛和一千余名受傷未能痊愈的天雄軍步卒駐守溫縣,看守俘虜,而他則率領一萬精騎和八千天雄軍步卒直撲濟源。
他竟然要以一萬多人去硬撼十余萬農民軍主力,他是不是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