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煥倒不是活膩了,只是在戰場上待久了的人對生死都會越看越淡,從天啟二年到崇禎六年他在遼東呆了足足十年,期間不知道經歷了多少大戰,看著成千上萬的人在自己面前死去,死對他來說,真的已經不算什么了。
這個話題好像有點沉重,戚元功對朝堂上血雨腥風的斗爭也不熟悉,他干脆引開話題道:“袁大人,三臺子河和遼河之間的平民您準備怎么處理?”
這個問題的確很重要,三臺子河和遼河之間土地肥沃,水量充沛,在旱災比較嚴重的小冰河時期,這里已經算的上是遼東少有的綠洲了,所以,雖然這里地處前線,后金也沒讓地荒著,據以前的探報,在這里耕作的漢民足有十多萬,就是不知道他這一沖過來,皇太極有沒有下令將這里的漢民擄走,畢竟他可是在三臺子河以西耽誤了將近一個月時間。
袁崇煥思付了一陣,這才沉吟道:“這樣吧,明天看看情況,如果建奴明天不發動進攻,估計幾天之內他們怕是找不到合適的地方渡河來戰了,趁這幾天時間我派關寧鐵騎去收攏這一塊的平民,到時候,他們想留在這里就留在這里,如果不想留在這里就麻煩你送到東番去,你看怎么樣?”
東番遷移的平民越多,他們就越強大,這點戚元功是十分清楚的,有平民遷入他自然是求之不得,他連連點頭道:“好,反正我們也要來回運材料,回去的船等于是空著的,正好拉平民去東番。”
皇太極會不會來進攻剛開始挖地基的大遼河堡呢?
這個還真不好說,因為他沒有料到袁崇煥如此大膽,竟然敢攆著他的屁股跑,他剛一過河,人家就把渡河的地方給占了!
他認為袁崇煥應該會趁這段難得的時間將西寧堡修好,先在遼河西岸站穩腳跟再做打算,卻不曾想,他帶著二十萬大軍連夜渡河,在夜色中摸爬打滾,折騰了幾個時辰,好不容易回到海州,這還沒躺下呢,便有探馬來報,他們渡河的地方發現大量明軍。
皇太極聞報,惱火異常,這個袁崇煥,膽子越來越大了啊,竟然敢攆著老子的屁股跑,要不是手下二十萬大軍剛趕回海州,急需休整,他真想率大軍回頭揍這家伙一頓。
這會兒他是真沒辦法動手,因為手下二十萬大軍從昨天早上卯時開始就沒休息過,先是填壕溝,然后是吃炮彈,然后又一路撤退跑到渡河地點連夜渡河,然后又在夜色中行進了幾個時辰才跑回海州,這一路,沒把人累死就算不錯了,現在讓他們去進攻明軍,他們估計爬都爬不動!
這種情況下,他只能派偵騎密切注視明軍動向,待手下大軍休息好了再說。
話說,他們雖然跑回了海州城,但營帳還是沒有啊,輜重也得等遼東各地送過來啊,二十萬大軍怎么休息呢?
他下的命令是大軍先進城與民合居!
后金有時候就是這么肆無忌憚,雖說后面的螨清一統天下之后好像是個比較文明的封建王朝,但是后金這一時期,女真的統治者對于治下的子民,特別是遼東的平民,那真有點不講文明。
不管是努爾哈赤還是皇太極,都是一個德性,需要這些平民種地產糧的時候就滿嘴仁義道德,好像對平民多好似的,一旦他們有什么事又或者平民反抗,他們就不講仁義道德了,就欺負你們怎么了?不服?殺!
比如這會兒,海州城總共才十余萬人口,這一下涌進來二十萬大軍,怎么住的下呢?
皇太極可不管這么多,十余萬人口就是兩萬余戶,每戶住進去一個小隊,十個人,這不就住下了嗎!
這個時候的海州城,那叫一個亂啊,一隊隊士卒破門而入,涌進平民家里,用雞飛狗跳都不能形容這亂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