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以偉已經不用反省了,因為他都反省好了,回去之后,他立馬寫了封辭呈交上來!
這下,崇禎有點猶豫了,畢竟鄭以偉結黨營私之事還沒有定論,如果就為了泄露彈劾奏折這種小事擼掉一個閣臣,那也太過兒戲了。
他終于做出了挽留,下旨寬慰了鄭以偉幾句,但是,鄭以偉卻一心請辭,他連上三份奏折之后,崇禎終于不耐煩了,真當朕離了你就不行嗎!
于是,崇禎不再挽留,又一個內閣大學士引咎辭職。
鄭以偉原本就積勞成疾,身體差的很,被溫體仁這么一通陷害,他更是氣的幾欲噴血,回去沒兩天,他就病倒了,而且病了沒兩天,他就死了!
崇禎聞訊,唯有長嘆一聲,朝堂上的正直之士卻是一片愁云慘淡,吳宗達被溫體仁弄走了,鄭以偉被溫體仁弄死了,這朝堂怕是要成為溫體仁的天下了。
那是自然,溫體仁陷害吳宗達和鄭以偉不就是為了掌控朝堂嗎,現在兩人都被他弄下去了,誰還敢與之爭鋒!
內閣一下少了兩個大學士,不增補是不行了,鄭以偉去世的第二天,早朝,奏對結束,崇禎便宣布,讓所有朝臣廷推內閣大學士。
這個時候,所有溫體仁一系的朝臣,包括浙黨、齊黨和其他閹黨余孽都露出興奮的表情,因為他們都知道,閹黨重掌朝綱的時候到了,從此朝堂又將成為閹黨的天下!
其他朝臣,有的滿面怒容,有的面露憂色,有的滿臉絕望,更有的已經萌生退意,他們知道,溫體仁已經無人能治了,大明的朝堂又將陷入一片黑暗之中。
張斌淡淡的看著這一切,臉上沒有任何表情,吳宗達和鄭以偉的事情他自然相當清楚,溫體仁要收拾他們的時候,他便收到了曹化淳的警報,如果這兩個人跟他關系好的話,他或許會想盡辦法去挽救一下,但是,這兩個人跟他并不熟,而且他對兩人的作法也不是和贊同,一個只知道爭鋒相對,一個只知道事后救人,這樣做根本就救不了大明,也斗不翻溫體仁,他們純粹就是在做無用功,所以,張斌對挽救他們一點興趣都沒有。
他也知道,這個時候已經無人能阻止溫體仁掌控朝堂,所以,他站在那里一動不動,甚至徐光啟暗暗投來詢問的目光時他都沒一點反應。
他狂任他狂,溫體仁那點本事張斌相當清楚,他收拾不了農民軍,也干不過建奴,除了會爭權奪利,他會個屁,崇禎要這么信任他,任其胡作非為下去,終究會嘗到苦果,到時候看崇禎不依靠自己還能依靠誰!
欲要使其滅亡,必先讓其瘋狂,張斌倒要看看,這溫體仁到底有多瘋狂!
崇禎宣布廷推開始之后,并沒有任何人站出來說話,整個皇極殿前陷入一片詭異的寂靜中,溫體仁如同君王般的在朝臣中掃視了一圈,見所有人都不敢跳出來跟他爭鋒,這才得意的朝吏部尚書王應熊使了個眼色。
王應熊毫不猶豫的走出班列,跪在御道中間朗聲道:“皇上,按例,禮部尚書實為閣臣候補,謝升謝大人老成持重、忠臣勤勉、才能出眾、功勛卓著,實乃遞補閣臣的良選,所以,微臣提議,增補禮部尚書謝升為內閣大學士。”
這話倒是實情,一般當上禮部尚書,離閣臣就只有一步之遙了,如果閣臣出缺,不出意外的話,都是由禮部尚書增補。
謝升這個人暫時來說還真沒什么太大的劣跡,而且這幾年他都小心翼翼,勤勤懇懇,崇禎對他還是比較認可的,所以,對王應熊的推舉,崇禎并沒有說什么了,只是抬眼掃向了一眾朝臣。
這時候,齊黨官員紛紛出列,趴在御道中間高聲道:“臣附議”,“臣附議”,“臣附議”......。
不一會兒,御道中就跪倒數十人,這些大多都是齊黨又或是與齊黨有關的其他閹黨余孽,溫體仁好不容易讓出一個內閣大學士的位置,他們自然要竭力附和。
崇禎可不知道這些,他只當是謝升在朝臣中威望甚巨,這么一個人來當內閣大學士倒也不錯,他緩緩的點頭道:“嗯,既然大家都極力推舉,那就擢禮部尚書謝升為東閣大學士,入閣參贊機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