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跟腦子有病的人講規矩呢?
這個問題,好像無解,但張斌卻隱隱找到了解決之道,那就是將這個瘋子送進“瘋人院”!
太子已經八歲了,按虛歲算,那就是九歲了,再過六年,他就成年了,或許,那時候,可以讓他取代崇禎,繼位登基!
這種事情歷史上不是沒有發生過,唐太宗李世民不就來了個玄武門之變,將李建成干掉了,將唐高宗李淵給軟禁了,繼位登基為帝,開創了貞觀盛世。
太子朱慈烺或許不會玩玄武門之變,但是,自己可以幫他玩啊!
算算時間,也就六年了,有自己在,大明撐六年還是沒多大問題的,只要遼東不出事,西北五省,隨崇禎和楊嗣昌怎么折騰,他們好歹是想剿滅反賊,而不是想培養反賊,總能起到點抑制作用,六年時間,反賊照樣翻不了天。
張斌暗自定下策略之后,便不再去管崇禎和楊嗣昌這兩個瘋子了,而是一心撲在太子的教導上,這兩個瘋子,隨他們去折騰吧,反賊反反復復也好,正好將那幫蛀蟲一般的皇室宗親好好清理幾遍,讓大明丟下這個沉重的包袱!
他對于太子的教導真是上心了,為此,他還專門研究了一下歷朝歷代的皇帝,他發現,文采出眾的皇帝,不一定能成為明君。
像南唐后主李煜,精書法、工繪畫、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的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說他是大文豪,一點都不為過,但是,南唐卻在他的治理下亡國了!
所以,后世總結,給出一句評價,作為皇帝,他是個笑話,作為詩人,他是個神話!
還有宋徽宗趙佶,歷史上有名的書法大家,畫家,文采那也是相當出眾的,但是,北宋卻在他的治理下差點亡國了!
所以,后世總結,給出一句評價,本是書畫藝術家,奈何生在帝王家!
反觀那些開國皇帝,大多都是開創盛世的明君,為什么呢?
他們的文采大多并不出眾,罕有能吟詩作對,出口成章的,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因為他們來自民間,看透了世間百態,知道民間疾苦。
簡單來說,就是他們精于人情世故,情商高,知道怎么把國家治理好,。
張斌研究透了這個以后,便開始改變對太子朱慈烺的教導方法,在叫他讀書識字的同時,重點教他做人。
具體點說,就是三天兩頭帶著他出宮去玩!
這會兒他對奏折的處理越來越有心得了,再加上內閣已經滿員,每人每天大概也就處理一百來份奏折,他基本上半天時間就能處理完了,剩下的半天時間,他大多在考慮怎么提高太子的情商,或者干脆帶太子出宮,現場教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