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斌撇了撇嘴,無所謂的道:“你父汗要敢來報復我,讓他盡管放馬過來,就怕他不敢來。”
豪格也是豁出去了,竟然反唇相譏道:“癩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氣,你是誰,有種報上名來。”
這個嗎,好像這時候當大官的都興擺架子,沒有在別人面前自報名號的,張斌干脆抬頭望向李定國,意思是讓他報下自己的名號。
李定國還沒反應過來,他身邊的艾能奇卻是嘩的一聲從馬背上跳下來,嗖的一下竄到豪格跟前,抬手就是一個大耳巴子,隨即厲聲道:“放肆,此乃我大明內閣次輔,兵部尚書,太子太師張斌張大人,你一個建州衛指揮使的孫子竟然敢如此無禮!”
豪格被甩了一巴掌,本待發火,但一聽張斌的名字,他又愣住了。
原來這家伙就是張斌,自己的父汗還真不一定敢找這家伙算賬,他鐵青著臉思索了一陣,最后還是忍了,因為他父汗說過,張斌就是他們的克星,這家伙,他著實惹不起。
張斌見他不吭氣了,這才揮手道:“押下去,好好看管。”
接下來就是統計戰果了,這次福廣軍可謂大獲全勝,十萬對人家十萬多,竟然殲滅了兩萬多人,俘虜了八萬多人,而他們這邊的傷亡還不到一萬,陣亡的更是不到兩千!
這個其實一點都不奇怪,當初戚家軍不管是對倭寇還是對蒙元騎兵都比這戰績要好,在武器占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戰斗幾乎就是一面倒的屠殺,這點從世界殖民史也能看出來,歐陸列強去欺負土著國家的時候,甚至出現過一百來號人干翻幾萬大軍的奇葩事,相對來說,這些建奴還算是比較能打的了。
如此大捷自然要上奏朝廷,上奏崇禎,統計完戰果,張斌便開始擬奏折了。
他這會兒寫的奏折跟以前已經大不相同了,以前他寫奏折都是照實上奏,生怕崇禎不知道自己在干嘛,這會兒他卻是遮遮掩掩,不讓崇禎知道自己在干嘛。
比如他率軍回援的時候就沒將自己的計劃詳細匯報給崇禎,只是簡略的來幾句,什么曹文詔已經率兩萬援軍趕到金州,自己已經率四萬援軍趕到復州等等,至于怎么趕到的,他只字未提,趕到之后要干什么他更是一點風聲都沒透露。
他之所以這么寫奏折,一方面是因為崇禎疑心太重,有些事情不能讓崇禎知道的太清楚,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他懷疑朝中有建奴的內線,甚至皇宮里面都有,他自然不會將自己圍剿建奴的計劃提前告訴崇禎。
像這次他寫的奏折里面也沒說自己是怎么圍住這十余萬建奴的,整篇奏折里面就只有戰績匯報,也就是殲滅多少建奴,俘虜多少建奴,干掉了建奴哪個大人物又俘虜了建奴哪個大人物,自己這邊的戰損他甚至都沒怎么提,至于自己接下來的打算更是只字未提。
崇禎接到奏折,真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前幾天他還在擔心金州會不會失陷了,這過了幾天張斌卻告訴他,圍攻金州的十余萬建奴竟然全軍覆沒,不是被宰了,就是被逮住了,甚至連奴酋皇太極的長子都被逮住了!
可能嗎?
不是他不相信,而是他不敢相信,一次消滅十余萬建奴,開什么玩笑,能有這種好事!
直到張斌命人將建奴主將岳托的尸體和奴酋皇太極的長子豪格送到京城,他才信了。
這個時候,他激動的都不知道該干嘛了,如此驚天大捷,該怎么慶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