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顯然,他沒有以身殉國的勇氣,那么,他就必須在農民軍和清軍之間做出抉擇。
他身經百戰,自然知道哪一邊強,李自成那會兒手下就是一幫流寇般的烏合之眾,根本就不是清軍的對手,他既然不想死,不想以身殉國,那自然是投靠清軍收拾李自成!
這會兒多爾袞他們三兄弟同樣必須做出抉擇,要么留在遼陽城跟明軍死磕,當一個合格的炮灰,消耗明軍實力,要么率軍回沈陽,奪回汗位,自己做主,讓別人去當炮灰!
他們也知道,如果率兩白旗人馬回沈陽,這遼陽城肯定是守不住了,但是,那又怎么樣呢,他們留在這里當炮灰對自己有什么好處,犧牲自己,成全他人嗎?
要福臨是阿濟格又或者多爾袞的兒子,他們還可以考慮一下,問題,福臨壓根就不是他們的兒子,他們為什么要留在這里當炮灰,奪回汗位,讓別人去當炮灰不好嗎!
阿濟格回遼陽的第二天一早,他們三兄弟便學著皇太極的套路,天還沒亮便率軍跨過壕溝往沈陽方向狂奔而去,而遼陽城,則丟給了六萬漢八旗步卒。
他們之所以沒帶上這些漢八旗步卒,主要是因為這些家伙是剛拼湊起來的烏合之眾,根本就沒什么戰斗力,而且漢八旗的將領不一定會忠于他們,與其帶著走,還不如把他們留在遼陽城,權當是給他們斷后了,不然,他們全部跑了,明軍還不銜尾直追啊。
張斌這會兒還被蒙在鼓里呢,他可不是什么滿八旗的貝勒爺,不可能帶著幾百人就能沖進數萬大軍駐守的沈陽城,所以,沈陽城中發生了什么,他根本就不知道。
他只知道,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也跟皇太極一樣,帶著手下三萬步卒天還沒亮便偷偷跨過了城北的壕溝,然后便發了瘋的往沈陽城方向跑去!
這些人到底怎么回事,一個個的率軍往沈陽跑,難道,他們認為沈陽比遼陽更加易守難攻?
這顯然是不正常的,這會兒遼東的首府可是遼陽,沈陽還沒遼陽大,城墻也沒遼陽高,也沒什么天險以為屏障,守沈陽還不如守遼陽呢。
這會兒,他又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派不派關寧鐵騎去截擊多爾袞三兄弟所率的這三萬人馬。
他考慮了一陣,還是決定,不去截擊了,這個時候,他越來越懷疑這是皇太極的破釜沉舟之計了,這家伙不斷讓步卒出城引誘,目標十有九就是關寧鐵騎。
如果他貿貿然把關寧鐵騎派去截擊,很有可能會中皇太極的埋伏。
這種事情并不是不可能的,因為皇太極這會兒已經封鎖了沈陽城的消息,誰知道他是不是已經偷偷率軍出城埋伏在某處了,到時候關寧鐵騎一把鉆進他設好的圈套之中,不說全軍覆滅,被打殘是很有可能的。
他壓根就沒想到,皇太極已經掛了,多爾袞他們之所以急匆匆的率軍跑去沈陽,是為了去爭奪汗位,而不是什么當誘餌設伏!
不過,張斌很快就發現不對勁了,因為據沈陽城那邊的斥候傳回來的消息,多爾袞和他們所率的三萬步卒竟然吃了個閉門羹,被堵在沈陽城外,而且,城里的建奴還開炮威脅他們了,多爾袞他們也不甘示弱,竟然在造攻城器械,準備攻城了!
這情況,貌似是建奴發生內亂了,多爾袞兄弟和皇太極杠上了!
可能嗎?
張斌這會兒真的沒法做出準確的判斷,憑借他現在掌握的信息,他根本就無法分辨出這到底是建奴真內亂了還是皇太極設下的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