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香有些意猶未盡的道:“爹不是就快到了嗎,我也是擔心圳兒睡著了才逗逗他的嘛。”
正在這時候,外面突然傳來一聲高唱:“衛國公覲見。”
戚芳華和張香母女聞言,不由一陣驚喜,戚芳華更是起身疾步走到門口,一把抱住張斌的胳膊,激動的道:“相公,香兒生了個大胖小子。”
張斌邊快步往里走,邊拍著她的手道:“你們娘倆這兩天很辛苦吧?”
戚芳華幸福的道:“我倒沒什么,宮里的人多著呢,我就指揮一下就行了,香兒那是真累壞了。”
張斌聞言,走到床前,關切道:“香兒,你還好吧。”
張香獻寶似的把寶貝兒子遞到張斌跟前,自豪的道:“爹,我沒事,你看,圳兒在笑呢。”
張斌連忙接過自己的小外孫,抱在懷里細細打量起來,他滿心幸福的看了一陣,這才問道:“圳兒全名是朱和圳嗎?”
他之所以這樣問倒不奇怪,因為朱元璋把自己子孫后代的取名方法都定好了,燕王朱棣一系的輩分是“高瞻祁見祐,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促,簡靖迪先猷。”,朱由檢是由字輩,朱慈烺是慈字輩,接下來自然是和字輩。
而且,朱元璋還規定,子孫后代取名是,最后一字必須是以“火、土、金、水、木”五行為偏旁的字,朱由檢的檢字是木字旁,朱慈烺的烺字是火字旁,所以朱慈烺的兒子最后一個字要用土字旁。
這規矩皇室宗親都知道,朝中大臣也知道,倒沒什么奇怪啊,張香點頭道:“是啊,是啊,圳兒就叫朱和圳,這圳字還是皇上挑了半天才挑出來的呢。”
這起名字為什么還要挑字呢?
原因很簡單,說白了是為了老百姓考慮,因為這個時代有個習俗叫避諱,皇帝名字里的字不能隨便用,比如,朱元璋名字里面有個元字,這個元字就要避諱,所以,叫了上千年的元寶到了明朝就改成了通寶,就是為了避諱朱元璋的元字。
正是因為這個避諱,皇子取名的時候都會盡量挑生僻字,特別是有可能繼承皇位成為太子的,取名那一定要用最生僻的字,不然,這太子一登基繼位,老百姓就有得忙了,為了避諱,凡是皇帝名字中的字都要改掉,如果皇帝名字里來個通用字,那要改的地方就不知道有多少了。
張斌點頭道:“嗯,這個圳字選的好,皇上英明。”
張香聞言,忍不住抱怨道:“爹,你就知道給皇上說好話,你不知道,皇上都忙的不管我們母子了,一天就知道批奏折,處理國事,這會兒皇上還在御書房忙呢。爹,你不是答應我勸勸皇上嗎,他這樣下去不行,一天就睡一兩時辰,非得累垮了不可。”
“這”,張斌都不知道怎么說了,一國之君如果勤勉的話,廢寢忘食那是很正常的,總不能勸皇上不要勤政吧!
不過,一天睡一兩個時辰的確有點太拼命了,這樣下去鐵人都會累倒的。
他想了想,隨即點頭道:“好,爹去勸勸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