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咿”
小狐貍耳朵頓時重新豎起,又變得生龍活虎。
她跑向那堆蛇尸,口一張,咬住一條蛇尸的尾巴,往一旁拖去。
小狐貍的戰斗手段雖然匱乏,但她的力量卻是一點也不弱。
這些巨蛇最輕的也有上千斤,她拖動起來卻并不費力。
當然,李云飛也是一樣,他上前跟小狐貍一起將蛇尸一一拖到一旁,讓戰場中的物品全部露出來。
那滿地的紙幣可以說是價值最低的存在,真正值錢的是那諸多裝備藥物。
李云飛率先拾起了一桿長約2.6米,通體玄黑的長矛。
直徑超過3厘米的矛桿上,鐫刻著蛇鱗狀紋路。
那紋路可不僅僅是好看,其可以增加槍桿的摩擦力,使得槍不容易脫手,也能更好的發力。
這跟在傾斜度較大的鄉村水泥路上,弄出一些凹陷的線條防止車輪打滑是一個道理。
矛頭長約20公分,為灰白色,寬約三指,矛尖銳利無比。
那寬闊的矛頭上同樣鐫刻著蛇紋,這樣的寬度,即適用于捅刺,也適用于削斬。
當李云飛看到這桿長矛的名稱,不由瞪大了眼睛。
窒息之丈八蛇矛:長2.61米,重82斤,附加神經性毒素傷害。
李云飛當時就迷了。
丈八蛇矛的造型是這樣的?
這不對啊!
矛頭不應該是蛇形嗎?
矛尖不是分叉的嗎?
而且一丈八尺,任何朝代都不可能才兩米多啊!
雖然李云飛覺得,小說中刻畫的丈八蛇矛造型,一點也不符合力學原理,可那畢竟是公認的。
這突然冒出來個跟常識不同的物件,李云飛就有點迷。
事實上,真正的丈八蛇矛并非《三國演義》中刻畫的模樣。
正如李云飛所認知的那樣,那種造型根本不符合力學原理,即不適合劈砍,也不容易刺進敵人身體。
畢竟《三國演義》的作者只是個文人,不懂武學。
所謂“蛇矛”,指的是矛身上鐫刻了蛇紋的長矛,而非蛇形矛頭的長矛。
“丈八”也不是一丈八尺,而是一丈八寸。
所謂“七尺花槍八尺棍,大槍一丈零八寸”,丈八蛇矛也歸屬于大槍的范疇。
三國時期的一丈為2.42米,丈八蛇矛的真正尺寸是約2.61米。
至于神經性毒素傷害,自然便是來源于蛇毒。
蛇毒共分四大類:神經性毒素、血液循環毒素、混合毒素,細胞毒素。
神經性毒素專門破壞神經組織,主要作用于離子通道。
此種毒素可以作用于運動神經與肌肉接合處,而造成橫紋肌不收縮,迅速導致呼吸麻痹,窒息死亡。
血液循環毒素則是直接破壞淋巴結,導致大規模內出血,最終因心力衰竭或休克而死亡。
混合毒素就厲害了,同時兼顧了兩種毒素的特性,致死率更高,致死速度更快。
細胞毒素存在于海蛇身上,主要損害人體的隨意肌,嚴重破壞心臟和腎臟。
這種毒有潛伏期,中毒癥狀不明顯,相對來說致死速度較慢,但十分隱蔽,不易被察覺。
因為海蛇咬人是不痛的,容易使人大意,錯過救治時間。
好在這種蛇陸地上是沒有的,只有海里有。
不管怎么說,李云飛除了蟻獅顎鐮外,終于又得到第二種長兵器,而且是他比較喜歡的槍矛類兵器。
最重要的是,這桿長矛的傷害輸出相當可怕,遠超腐蝕之蟻足刃和麻痹之蟻獅顎鐮。
其不需要對目標造成多大傷害,哪怕只是蹭破一點皮,也能要了目標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