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門口為黃河峽谷的南端出口,此地兩岸峭壁夾峙,形如門闕,黃河從門闕之中咆哮而下,水勢洶洶,聲震山野。
原本這里被龍門山阻擋,黃河水無處宣泄,便時常在上游形成災害。
后大禹治水,在此生生鑿開一道門闕,使得黃河水得到分流疏導,再形不成災害。
因那道門闕開于龍門山,故被稱為龍門,后世人紀念大禹治水功德,又稱之為禹門口。
鯉魚想要化龍,便需躍過龍門山,到達山的另一頭。
在鯉魚躍起至超過山巔的高度時,便會有天火降臨,焚燒鯉魚,能扛住便龍騰九霄,扛不住則灰飛煙滅。
這就是所謂的“化龍天劫”。
如今龍門山雖已被鑿開,但鯉魚想要化龍,依舊得從禹門口躍起,自超過龍門山高度的位置越過,方能渡化龍天劫。
明天才是二月二龍抬頭的日子,但黃河鯉魚們卻提前一天趕來此地做準備。
一時間,禹門口河水沸騰,到處都是五顏六色的大鯉魚在游弋,吸引了許多民眾前來圍觀。
除了鯉魚外,還有一些磨盤大的螃蟹、汽車大小的龜鱉、成年人大小的長臂蝦、蟒蛇般的黃鱔、以及其他品種的魚類等水族在場。
它們都是與鯉魚一族交好的族群,前來給它們的朋友加油鼓勁。
可惜只有鯉魚一族有躍龍門的資格,其他魚類卻不行,這是鯉魚一族天賜的福緣。
其他魚類想要化龍沒有捷徑,只能由龍族傳下修行法門,一點點的修煉,一點點的蛻化。
不過就算最后成功化龍,也不過是三爪龍。
五爪龍為龍中王族,四爪龍為貴族,三爪龍為平民。
但不管怎么說,同為水族,哪怕是三爪龍,戰力也要比同級別道行修為的普通水族更強。
鯉魚躍過龍門后,便是化為四爪龍,為龍中貴族,所以古代用“鯉魚躍龍門”來形容考中進士的寒門學子。
禹門口兩岸與龍門黃河大橋上已經站滿了看熱鬧的民眾,電視臺記者紛紛趕來,現場實時報道。
來自全國各地的網紅與UP主也陸續趕到,進行直播。
“觀眾朋友們,我們現在正處于禹門口河岸邊,從畫面中可以看到,大量黃河鯉魚在這里聚集,它們最小的體形在3米開外,最大的超過了10米,顯然都是已經成了精的。”
“鯉魚是我國的吉祥物之一,在許多神話故事中,鯉魚被人們看作富裕、如意、勇敢、善良的象征,它們性情溫順,相互之間和平友愛,從來都不會出現以大欺小、以強凌弱的情況。”
“經過飼養的鯉魚還能與人親近,當主人沿著池塘走過時,它們常常跟在后面,不時露出水面,非常可愛。”
“在大夏世代相傳的傳說中,有‘魚躍龍門,過而為龍’的說法,經紫霄的同志證實,今天大量鯉魚聚集禹門口,正是要進行躍龍門的壯舉。”
“那么我們能否親眼見證鯉魚化龍的盛景呢?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記者的聲音沉默了片刻,過不多時再度響起,這次帶上了幾分興奮之意:“大家看,有鯉魚開始嘗試躍龍門,據紫霄的同志所說,鯉魚躍龍門的日子是明天,也就是俗稱的‘二月二龍抬頭’之日。”
“日子還沒到,鯉魚就算躍過龍門也無法化龍,難道它們是想先做一個預演嗎?”
這名記者還真沒說錯,有些修為不強的鯉魚精,趁著沒到日子,先嘗試著跳一下,倒有大部分都能跳過去。
不過眾魚都很清楚,光是要躍過龍門山問題其實不大,靈動期道行基本足矣,開光后期努把力勉勉強強也能做到。
陰神期更不必說,達到陰神期道行本身就已經能短暫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