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卻為時已晚,卻見魏延投袂而起憤怒地看向眼前這一群吳國使者,把一直沉默的諸葛恪頓時嚇得膽戰心驚,頓時看向坐在高臺之上的劉禪與諸葛亮連連道歉。
而這個場面是諸葛亮和劉禪所意想不到的,但既然已經鬧成這個樣子,那么就同魏延唱上一場雙簧戲,讓這些蔑視與冒犯大漢的吳國使者們好好見識一下大漢天威不可觸犯。
一旁的劉禪瞟著諸葛亮的眼神,他微微點頭看向大殿之下的兩方官員頗為嚴厲地說道:
“如今孫權稱帝,已與我大漢平起平坐,況且對方愿意尊重我大漢正統,文長切莫生氣。
吳國貴使等也莫要上心,文長所言也盡是氣話,當年之事,還望諸位熟記于心,不要忘了你們的承諾。”
可見劉禪此言話外有話,可諸葛恪卻聽出了這個話的意思,合著你們這幫人根本就沒打算和我們談判,而是讓我們被你們羞辱得難以啟齒……
這也是諸葛恪所忍受不了的,可這是在別國地界,倘若自己沖動冒犯劉禪這個所謂的“庸主”,那么給兩國帶來的損失那是不可比擬的代價。
此時陽光正媚,一束束光線照射進大殿之內,諸葛亮微微抬眉,而后站起身來看向頓時沉默下來的吳國使團頗為平淡地說道:
“倘若諸位真心與我大漢結為盟友,那么還請不要再弄虛作假,否則,若魏國兵鋒所指,陳兵邊境針對于你大吳,那就不是僅僅能結盟就能了事的。
既然這樣的話,那亮也打開天窗說亮話,對于貴國君主稱帝,我大漢表示尊重,但同樣的是希望你們也尊重我大漢的權威。
只要蜀吳兩國團結一致,互相往來,一同對抗我們共同的敵人魏國,那么兩國皆受益;倘若吳國打算與我大漢分道揚鑣,那么吳國將要承受的是魏國各方的壓力……”
隨著諸葛亮這番話說完,吳國使團方面也干脆利落一些,他們與諸葛恪直接挑明當下談判局勢并不利于吳國,再這么談下去,非得讓孫權顏面掃地不可。
因此,這些人的意思是兩國之間保持正常往來,不僅如此,兩國互相派出使者,每半年都來往一次,保持雙方的一切友好往來溝通。
倘若魏國打算進攻任何一國,另一個國家必須出兵為遭受魏國打擊的一方承受壓力,而這些條件諸葛亮都表示可以接受。
但是絲毫不想放過任何機會的諸葛恪還想再挽救一下,可是身后的使團官吏們卻不給他任何機會,可以說的是,諸葛恪在外交方面的才能是一塌糊涂。
此次談判以雙方不歡而散告終,但蜀國方面也達到了本方的目的,讓高傲自大的吳國顏面掃地。
并且諸葛恪又在成都待了幾日,這些天他對蜀國周圍的情況也有了一些初步了解,雖然此次外交失敗,但他貌似知道了一個不得了的消息。
成都官驛。
此時吳國使團正在準備離開蜀國的事宜,而這些在吳國擔任十多年官吏的使者們卻對諸葛恪產生了某種厭倦的感覺。
但諸葛恪并沒有理會這些人,而是來到顧譚面前對他小聲地說道:
“子默,我打聽到一個消息,南中叛亂被姜維平定,首領劉胄為其所獲,目前他們正在回京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