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氣浮現,如江如海,不含半絲雜質,千章萬句,經史子集皆位列其中,這是最正統的文道書生,授的是圣賢之道,并非一般的儒道傳承,這是京中的哪位耆老,讀透經書,突然頓悟突破了嗎?”
“哈哈哈,好,這股氣息以前并沒有感知過,一定是有人突破了,這是我儒道之幸,也是我儒門之幸!”
另一處地方,陳少君曾經去過的文廟之中,一名大儒同樣注意到了這一幕。
“儒道達到深處,再想精進,步步艱難,其艱辛之處,不弱于武道突破,雖然不知道是哪一位,但是這么久了,難得有人突破,確實是一大喜事。”
“諸位,一會兒我們不妨去查一查,是哪位同門,屆時登門拜訪,道賀一番,也不失我儒道情誼。”
“鴻儒,大之極致,謂之鴻,這位前輩的修為我等望塵莫及,真是心生羨慕!”
……
城南城北,城東城西,偌大的京師之中,無數的大儒鴻儒,乃至宗師都注意到了這浩蕩精氣,一個個紛紛駐足,為之側目。
而此時此刻,西北方向,兩道身影背負雙手,并肩而立,同樣仰望著那道沖天而起的精氣,和其他人不同,這兩人身上充斥著濃郁的浩然正氣,那些精氣凝結,竟然化虛為實,如同涌動的白色海洋般,充塞在空間的每一處地方,其氣息之精純,就連陳少君看到都怕要為之失色。
不止如此,這兩人體表毫光外放,如日月皎皎,籠罩全身,以至于連他們的面目五官都變得模糊起來,看不真切。
不止如此,兩人身后隱隱綽綽,浮現出道道虛影,竟然是圣賢之像。
如此造詣,顯然已經遠遠超過了大儒境鴻儒境。
“儒首大人,這股精氣……,為何我竟然感覺到了圣人篇章的氣息?”
左側,文氣稍弱的那人眼中異色連連,打破沉默,首先開口道。
圣人篇章!
如果有外人在此,必定會震動不已,所有大儒鴻儒都知道這并不是什么單純的儒道正統,而是分量更特殊的某些東西。
儒道一脈雖然圣賢輩出,前仆后繼,代代相承,但真正稱得上圣人的只有一個人,那就是儒道的大成至圣,先圣孔子,圣人篇章也不是指的現在流傳天下的那些論語大學,而是當初最古老最原始的經書。
當年先圣孔子游戲天下,傳播儒道,由門下弟子將其言行編錄成冊,這本經書完成之后由于是要遍行天下,供萬千學子誦讀的,所以成書之前,每一章的內容,都是由先圣孔子經手閱覽,點頭認可的,其中蘊含著圣人真正的意志和精神,甚至還有一部分烙印在其中,這是那些遍行天下論語遠遠不及的,這才是真正的儒道正統,圣人篇章。
這樣的圣人篇章價值連城,無法估量,不過自上古之后,真正的圣人篇章早已失傳,難覓行蹤。
如今,兩人竟然從那沖霄而起的精氣中感受到了圣人篇章,這如何不讓人震動。
而一旁的儒首默然不語,一動不動,只有衣角微微擺動,讓人看不出他心中的想法。
氣流涌動,風聲緩緩,此時此刻,整個京師之中,無數的儒者都被陳家爆發的文氣精芒所撼動,毫無疑問,對于儒道來說,又多出了一位飽讀詩書,學究天人的鴻儒,絕對可喜可賀。
而與此同時,當所有人被文氣精芒吸引的時候,沒有人注意到,京師城外,東邊的林蔭道上,幾道身影正緩緩沿著官道,徐徐朝著這里而來。
而為首的,赫然是一名十七八歲的儒道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