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震撼的還不止是這個,隨著陳少君的書寫,虛空中,那迸發出的一道道沖天的文字越來越多,虛空中顯現的的經史子集也越來越密集。
而更驚人的還在后面。
嗡,隨著文氣的匯聚,陳少君的腳下,虛空變換,滾滾的文氣凝如實質,宛如江河般,從他的體內傾瀉而出,然后迅速在他腳下化為一座圣潔無比,方方正正的祭壇。
不,不是什么祭壇,而是一座古樸、古老的——儒道法壇!
上古精靈的目光眨了一下,第一個發現陳少君腳下的變化,神情顯得極其吃驚。
法壇是道門的稱呼,是用來宣法弘道的地方,道門有,儒門同樣也有,只是在儒道之中,不叫法壇,而叫講壇罷了。
陳少君身上的變化,甚至讓上古精靈這個對他頗為了解的上古強者都吃驚不小。
上古精靈雖然不是儒道中人,但畢竟生在上古時代,儒道的東西多多少少還是有所了解的。
這種講壇或者說法壇,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坐上去,不管儒門還是道門,想要坐到那種地方,弘法傳道,宣講教育,必須要達到極高的造詣才行,在道門是如此,在儒道恐怕更是如此。
事實上,按照上古精靈對同時代儒門的了解,這方面的要求恐怕比道門都還要嚴格得多。
陳少君看起來雖然老成持重,但實際上,他還只有十幾歲而已,就算獲得外力加持,短時間擁有儒道大宗師的境界修為,也不夠資格坐壇講法,這個祭壇恐怕體現的還并不是陳少君的修為,而是另一種東西——陳少君身上所蘊含的,潛在的儒道資質。
然而讓上古精靈在意的還不只是這個,作為上古時代諸強者的靈魂融合體,上古精靈還知道一些外人所不知道的東西。
在上古儒門之中,陳少君現在顯圣的異象,還擁有著一重非凡的份量——
成圣之兆!
上古時代的儒門,能夠在年輕時呈現出這種異象的,幾乎無一例外,全部都是諸子,圣人的級別。
如果說眼前這個十幾歲的儒道少年擁有過人之姿,未來能夠成為圣賢,上古精靈倒并不懷疑,畢竟陳少君已經文演天地,寫出過這種文章,但是陳少君的資質真的這么強,能夠成為諸子,或者更進一步,成圣嗎?
要知道時代變遷,儒道的氣運急劇衰落,自上古之后,數千年的時間,整個人間界都沒有出過“子”了,更不用說是“圣”。
事實上,就算是在上古時代,諸子的數量也絕對不是很多。
“難道自己無意中的一次偶遇,碰到了將會是這個近古時代唯一的一位子嗎?”
天道無常,不管是諸子還是圣人,都與大道息息相關,就連上古精靈都不知道眼前的這一幕,對于整個人間界,對于諸天萬界,乃至于整個大道到底意味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