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醫生,我們借一步說話?”林欣彤下意識看了看時間:“這會兒正好飯點了,我們去路對面的餐廳吃個飯,邊吃邊聊如何?”
“吃飯就不用了吧?”方寒開門見山:“林經理有事就說吧,我只是個實習生,亂跑被發現會被記處分的。”
林欣彤:“......”
作為江平醫療器械的銷售經理,她能來找方寒,自然是做過不少工作的,要不然她怎么可能大中午把時間浪費在一個實習生身上。
江中院作為中醫醫院,原本急診科都算不上江平公司的大客戶,要說江中院的大客戶,那自然是骨傷科了。
雖然江中院骨傷科屬于中醫院,但是骨傷科所用的夾板了、繃帶了很多醫療器械也是一大筆開銷。
江中院骨傷科的名氣大,患者多,醫療器材的消耗自然也驚人,而且夾板石膏之類的東西他也是分檔次和價位的,有的人就喜歡用好的。
作為醫療器材的銷售經理,林欣彤需要掌握全市各大醫院的各種情況,哪一家醫院要擴建科室,哪一家醫院要增加新的手術室等等,這些都是他要了解的。
在現代信息化時代,誰先掌握了信息,誰就等于立于不敗之地。
這幾天林欣彤打聽到江中院急診科可能要專門擴建一個骨傷科分區,而且這個計劃好像已經開始實施了,急診科這幾天接診的骨傷患者已經明顯開始增多。
江中院急診科的骨傷患者來源大都是附近臨時出事的緊急患者,因為情況急,距離近所以選擇江中院,即便如此也有很大一部分會去其他醫院,畢竟江中院屬于中醫院這個前提限制了不少的急診來源。
急救車接送急診患者都是有程序的,有人撥打急救電話,急救中心會根據患者所在的區域和患者的情況來安排最近的醫院出車接診。
舉一個例子,比如附近有人骨折,撥打120之后,急救中心會根據患者所在的區域調度,江中院距離是最近的,但是因為江中院是中醫院,并不怎么適合,調度中心就會選擇第二近的醫院。
一般患者撥打急救電話具體情況沒法說請,大概還是可以知道的,緊急昏迷,溺水,摔傷等等,這都是急救中心判斷的依據。
整個江中市這么大,醫院這么多,每一家醫院都有救護車,有的醫院根本沒有條件,患者送去還要轉院,豈不是耽誤時間?
哪一家醫院可以接待什么級別的患者,急救中心都有備案的。
這幾天江中院急診科的骨傷患者增多,正是因為方浩洋向急救中心報備了,江中院急診科擁有治療什么程度限制的骨傷患者的條件,某個程度的骨傷患者可以送來江中院......
而且這只是開始,方浩洋還打算給方寒一個適應期,等方寒適應之后患者人數有可能還會增多。
江中院是一個大整體,每個科室又是一個小整體,科室之間也是存在競爭的,以前沒條件,現在有了這個條件,方浩洋自然是打算大干特干。
而促成方浩洋產生這個想法的人是誰?毫無疑問是方寒?
要知道骨傷大夫的培養更慢,更不容易,一位骨傷大夫成長起來的時間比培養一位內科醫生要更難一些。
江中院現在骨傷科的大夫大都是好多年前的大夫,有的是骨傷科自己培養的,因為急診科從最初就沒有骨傷大夫,這也導致江中院急診科的骨傷治療一直都是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