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浩洋這幾天確實是上躥下跳,急診科的一些人或許還沒什么感覺,其他科室的幾位主任卻都察覺到了。
吃午飯的時候秦衛華特意和方浩洋坐在一起。
“老方,你這吃獨食的毛病可不怎么好啊。”
方浩洋一抬頭:“什么獨食?食堂吃飯不都是這樣嗎?”
“少給我打馬虎眼。”秦衛華哼了一聲:“我聽說你準備在急診科開設一個骨傷分區?”
“你聽誰說的?”方浩洋眉頭一挑:“再說,骨傷分區和你們內科有什么關系,你這是咸吃蘿卜淡操心。”
秦衛華呵呵笑道:“你們急診科可一直沒有能拿得出手的骨傷醫生,你現在突然要開骨傷分區,憑什么?”
“當然是憑數據說話了。”方浩洋理所當然的道:“我空口白牙的院辦也不能同意啊,我們急診科現在治療的骨傷患者已經越來越多了,平均五例,這才剛開始,往后這個數據還會不斷增大,而且恢復率也很高,作為急診,骨傷治療方面我們一直是短板,現在我們的發展中心要開始向這方面傾斜。”
秦衛華冷笑:“你別和我扯什么數據,你們急診科懂得骨傷的就一個方寒,你別忘了方寒只是實習生,還不算你們急診的人。”
“可他治療的患者算我們急診的數據啊。”方浩洋理所應當。
急診科想要開設骨傷分區,自然不是一句話那么簡單,想給上面要撥款,要支持,那就得有拿得出手的成績。
以前急診科根本沒有治療骨傷的先例,現在想開設骨傷分區,那自然要拿出東西來。
上面不看其他,只看數據,你們急診科每天治療了多少骨傷患者,恢復情況怎么樣,是不是合格,能不能滿足開設分區的條件?
以前急診科沒底氣,現在不同了,急診科有方寒,方寒雖然是一個人,但是承擔一個分區還是可以的,又不是大科室。
方寒是不是實習生不重要,重要的是方寒治療的患者那都算是急診科的。
“姓方的,你這是耍無賴。”秦衛華罵道:“人家小伙子多好一顆苗子,你就這么葬送你們急診科?”
“姓秦的,你這話什么意思,什么叫葬送?我們急診科怎么了,我還就告訴你,我們急診科走出來的醫生那才是真正的醫生,見過血,經歷過大場面,遇事不慌,你把你們內科的醫生拉出來試試,看到急癥早嚇尿了。”
兩位科室的主任吃著飯就這么吵起來了,邊上不少人都紛紛側目,遠遠的看著,誰也不敢插話,有人想偷偷聽一聽怎么回事,也不敢靠太近。
陳友民當初說針灸推拿是收破爛的,這話雖然難聽,卻也有人私底下說過,可秦衛華說急診科葬送方寒,方浩洋那是一百個不樂意。
真要說起來江中院急診科那是真的非常鍛煉人。
很多人說中醫人是慢郎中、太平醫,為什么?正是很多人覺得中醫不能治療急癥、重癥,覺得中醫見效慢,只能治療慢性病。
這其實也和中醫人自己有關系,大多數從學校畢業的中醫學生從實習開始就沒什么膽魄,即便是在科室實習出來,那也只是在門診坐診,給人診個脈,開個方,沒見過什么大場面,一些中醫大夫即便是水平夠,看到急診也不敢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