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等到方寒第二次診脈結束,之前點評的那位老人這才輕聲問:“方小友,李先生的情況如何?”
方寒微微沉吟,久久無語。
李清群笑著道:“方小友但說無妨,我老頭子還撐的住。”
“李老先生的情況非常不妙啊,從脈象和氣色來看,李老先生的先天之氣枯竭,后天之氣將絕,脈是絕脈。”方寒輕聲道。
給李清群診斷之前,方寒其實已經有所判斷,李清群現在看上去好像并不什么大礙,人能走,能吃,能喝,剛才甚至還差點寫出了一副巔峰的書法作品,即便是剛才寫出來的江、河、湖三個字也絕對是難得的好字。
可事實上李清群的情況卻極為嚴重,細細看,李清群的臉上好像籠罩著一層若隱若無的黑紗,這是死氣纏繞,從脈象上看,李清群的脈象散亂,完全就是絕脈。
《素問·玉機真藏論》中有說:“邪氣勝者,精氣衰也。故病甚者,胃氣不能與之俱至于手太陽,故真臟之氣獨見,獨見者,病勝臟也,故曰死。”
“真肝脈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責責然,如按琴瑟弦……,真心脈至堅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真肺脈至大而虛,如以毛羽中人膚……;真腎脈至搏而絕,如指彈石辟辟然……;真脾脈至弱而乍數乍疏……。諸真臟脈見者,皆死不治也。”
《醫學入門·死脈總訣》中也有關于類似的說法:“雀啄連來三五啄,屋漏半日一滴落,彈石硬來尋即散,搭指散亂真解索,魚翔似有又似無?,蝦蝦靜中跳一躍,更有釜沸涌如羹,旦占夕死不須藥。”
這些說的都是中醫中幾種絕脈的表現形式。
而李清群的脈象正是絕脈。
通俗的來說,不僅僅是人,世上萬物都有壽命,人絕對不可能長生不死,哪怕現在的醫學已經相當的發達,人類的平均壽命不斷的延長,可依然不存在長生不死。
高壽一些的哪怕活到一百多歲,也總歸會壽終正寢。
現代科學眼睛表明人類的大概壽命一般在110~115歲左右;有的研究結論認為,一個人的壽命相當于一個人生長發育期的5~7倍左右。壽命的長短一方面受社會經濟條件和衛生醫療水平的制約,不同社會不同時期有很大差別;另一方面由于體質、遺傳因素、生活習慣、生活條件等個體差異的制約。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一個人的壽命也是受兩方面制約的,一方面是先天,一方面是后天,先天指的是人出生之前,十月懷胎的這個階段,后天則指的是人出生之后,從呱呱落地開始這個階段。
這兩種說法其實大同小異。
先天也就是指一個人的體質、遺傳因素等等,后天指得也正是經濟條件和衛生醫療以及一個人的生活習慣、生活條件等等。
醫生可以治病,也可以延緩患者的死亡,但是卻絕對不可能讓人長生不死,當然,或許幾百數千年之后的醫療條件可以達到,可現在這個時代總歸是不行的。
而李清群的情況卻正是如此,他的大限到了。
身體器官的各個機能都已經開始喪失功能,胃氣不復,生機不生,倘若不是剛才方寒一聲打斷,或許李清群會因為寫出最后一個字兒透支完整個人的精氣神,寫完最后一個字就會一命嗚呼。
方寒打斷了李清群,沒讓李清群寫出最后一個字,卻不代表真的挽救了李清群的性命,他剛才的打斷充其量只能算是延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