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張床位啊,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要知道醫院的床位可不是那么好批的,現在哪一家醫院不希望增加床位,別說增加200張床位,就是增加20張床位,那也是千難萬難的。
哪怕多出20張病床,關鍵時候加床,那可是可以加出不少的,臨時病床的事情在各大醫院并不算什么秘密。
可哪怕要加床,你也不是隨便加的,沒有相應的地方,沒有相應的醫護人員,你的病床加給誰。
“說實話,我也有些意外啊。”方浩洋笑著道:“我原本覺著這次能增加50張到100張床位就很不錯了,卻沒想到增加了200張。”
“不過這是好事啊,這一次上面給的政策很寬松,這也有利于我們的計劃。”
說著話,方浩洋又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這才道:“雖然有200張床位的指標,可事實上以我們急診科現在的條件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只能逐步來,先把骨傷分區立起來,骨傷分區暫定50張床位,怎么樣,有沒有信心吧骨傷分區搞起來?”
骨傷分區必然是方寒挑頭,這在年前的時候急診科的眾人都有了猜測。
一方面,方寒現在的正骨水準確實不低,哪怕是和骨傷科的一些副主任比起來那也不遑多讓,再一個,江中院現在能做骨傷外科手術的也就只有方寒了,溫學義也可以,畢竟只是學習,總歸還是要走的。
“我只負責治病救人,其他的我可管不了。”方寒對于方浩洋成立骨傷分區自然是沒什么意見的,也不拒絕挑起骨傷分區的大梁。
可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方寒還是清楚的,他擅長的是治病救人,要說自身水平,有著系統在,他自問不會比任何人差,可管理方面他就不擅長了。
一個分區必須要有技術出眾的醫生挑大梁,可同時也要有人來管理,哪怕急診科骨傷分區初建,到時候醫護人員少說也有二三十人吧,隨著不斷的完善,五十張病床的完整配備少說也六七十人,這么多人管理起來可不是那么簡單的。
“先不著急,慢慢來,我讓陳遠跟著你。”
方浩洋又給方寒添了一杯茶水:“陳遠這個人的能力還是不錯的,鍛煉一下,未嘗不能挑大梁。”
這一次建立骨傷分區,方浩洋并不打算給方寒配備醫院的老人,且不說老人方寒不見得壓得住,單說思維方面的轉變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陳遠學歷不低,又是中西醫雙學位,水平不見得有多高,見識還是很不錯的,在縣醫院蹉跎了十來年,性子圓滑,使喚起來絕對順手。
“溫學義暫時也給你,這幾天我也會照一些人進來,到時候給你這邊安排一些,架子先搭起來。”
“可以。”方寒表示沒什么意見。
“頭疼啊。”
方浩洋伸手捏著鼻梁上面:“這一次急診科擴建,人員配備、設備病房,一大堆事情啊,今年一年也不知道能不能拉順。”
方寒沒吭聲,看著方浩洋表演,方主任現在心中指不定怎么樂呢。
人啊,就是矯情。
方寒端起茶杯,緩緩的喝著茶,突然手機響了。
來電顯示是朱云良。
“朱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