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義診環境
隆山鎮的經濟雖然不算發達,鎮衛生所的門診樓倒是新蓋的,一棟三層的新式門診樓,原本的舊門診已經改成住院部了。
這幾年因為國家政策的原因,除非一些非常落后的偏遠小鎮,大多數的鎮子都有設立屬于自己專門的衛生所,而且衛生所也大都有了翻修,畢竟國家每年八千多個億的醫療財政支出也算是一筆龐大的支出了。
新的門診大樓和原本的大樓,導致隆山鎮衛生所還不算太小,而且鎮衛生所的條件也換算可以,在鎮衛生所甚至可以做一些簡單的比如闌尾切除、外創傷縫合、肛!門息肉切除、不用固定的骨折閉合性復位手術等一些簡單的一級手術亦或者二級手術里面簡單的一些手術。
如果有外來專家,醫院的條件甚至可以做更為復雜一些的二級手術和簡單的三級手術。
對鎮衛生所這樣的鎮以及醫院來說,最為缺乏的倒不是手術條件,而是醫生。
方寒大概了解了一下,隆山鎮衛生所的醫生并不算多,加上裴淑紅在內也就七八個人,其中包括內科、外科、中醫科、防疫科、檢驗科。
內科的醫生最多,有四個人,其中兩位醫生都是多年的老村醫,靠著資歷混進了鎮衛生所,外科醫生一人,這里要說明一下,隆山鎮衛生所哪怕是內科醫生其實也會一些簡單的縫合,而且隆山鎮衛生所本身的外科醫生做的最多也就是清創縫合,縫合一些不超過十五公分,深度較淺,沒有傷及大血管的外創傷,對于稍微嚴重一些的,那就需要去縣醫院了。
哪怕是闌尾切除等一些簡單的手術,隆山鎮衛生所大多也都是請外援。
至于中醫科,正如前文所說,根本就是擺設,隆山鎮衛生所是沒有一位科班出身的中醫大夫的,只是為了響應國家號召設了一個中醫科,而中醫科的醫生也都是內科的幾位資深老中醫客串。
中醫科的工作也就是定期免費發放一些中成藥劑亦或者中藥制劑一類的藥物,治不了大病,可以增強免疫力,治療一些小感冒之類的,效果參考板藍根沖劑一類的普遍類藥物。
檢驗科一人,檢驗科其實也就一臺化驗血常規的儀器,針對的大都是一些發熱病人。
自從十多年前出血熱被當成普通發熱治療而發生多起誤診誤治事件之后,發熱感冒病人血常規檢查已經成了必備的項目。
對隆山鎮衛生所來說,這一臺血常規儀器的創收可不少,無論是感冒發燒,亦或者幼兒防疫,大多都是要做血常規的。
裴淑紅對于江中院醫生前來隆山鎮衛生所表示了非常熱情的歡迎。
“劉醫生,方醫生,咱們食堂已經準備了午飯,而且特意熬了綠豆湯,消暑,解渴,鎮上的條件簡陋了一些,還希望劉醫生和方醫生多多擔待,不要介意。”
隆山鎮衛生所的條件確實是相當的差,對于江中院的醫生來說,這樣的地方實在是差到了極點,整個隆山鎮甚至沒有一家旅館亦或者酒店。
方寒等人的住宿就安排在鎮衛生所,裴淑紅特意騰出了幾間原本不常用的宿舍和用不上的病房。
隆山鎮屬于地地道道的鄉村鄉鎮,經濟不發達,有沒有自己的鎮企業,同時也沒有旅游業,這也導致隆山鎮基本上很少有外來人員,前來隆山鎮的外來人員也大都是前來走親戚的,不需要找旅館或者酒店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