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脫垂的程度,子1宮脫垂可分為3度:1度,指宮頸外口水平低于坐骨棘水平,未達到處1女膜緣,宮頸及宮體仍位于陰1道內,這種程度的子1宮脫垂無須治療,多注意休息大多都能恢復。
2度,指子1宮頸已脫出陰1道口之外,而子1宮體或部分子1宮體仍在陰1道內。2度子1宮脫垂又分輕、重兩型:2度輕型,子!宮頸脫出**口外,宮體仍在陰1道內;2度重型宮頸與部分宮體以及陰1道前壁大部或全部均脫出陰1道口外。
3度,指整個子1宮體與宮頸以脫出陰1道口外。
縣醫院送來的這位患者是子1宮iii°脫垂合并陰1道壁高度膨出,后壁中度膨出,可以說是相當嚴重的情況了,倘若不是患者同時還伴隨著心律失常,縣醫院覺得手術的風險過大,患者已經在縣醫院做過手術了。
方寒也沒有猶豫,邁步走上前,開始檢查患者的情況。
“心悸,氣短、疲乏、四肢關節疼痛、面白少華、唇淡、舌胖起皺紋多而淡嫩、苔薄白,脈細結,一派虛像......”
方寒一邊檢查一邊說,邊上的住院醫一邊登記。
按照流程,患者從住院起的同時,醫院的醫生對患者的所有診斷和治療都是要記錄在案的。
方寒現在雖然還只是住院醫的頭銜,可事實上早就脫離了住院醫的范疇,在急診科的時候病歷和病案都已經不怎么需要方寒親自去寫了,來到婦產科,方寒也保留著傳統,一邊檢查一邊敘述。
邊上的住院醫也知道方寒,一位三十歲出頭的女醫生一邊登記一邊偷偷打量方寒兩眼。
“方醫生果然很帥啊,認真的時候更帥,只可惜,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芳華已逝,青春不在.......”
還單身的三十歲婦產科女醫生竟然不由的升起一種自慚形穢的感覺。
方寒繼續道:“子1宮脫垂在中醫中名為陰挺,多由脾虛中氣下陷所致,心悸、氣短則說明患者心氣不足......明代張景岳《景岳全書·婦人規》中云:‘此或因胞絡傷損,或因分娩過勞,或因郁熱下墜,或因氣虛下脫,大都此證',應該以升補元氣、固澀真陰為治療原則。”
“處方......”
下了判斷,方寒隨后就說了處方,三十歲的單身婦產科女醫生急忙認真的記了下來。
“我看看。”江月娥等到住院醫寫完,這才一伸手拿過文件夾。
詳細的看了一遍方寒的診斷和處方,江月娥又把處方遞給卓海華:“卓主任也看一看。”
卓海華五十歲左右,面白無須,帶著眼鏡,斯斯文文,一看就是個好脾氣,事實上作為男性,能和江月娥這么一位比較強勢的女主人搭檔,也能看出卓海華的性子。
雖說婦產科的醫生和主任大都以女性為主,可讓一位大男人屈居女人之下,還真沒幾個人能做得到,很多醫院的一些副主任為了爭主任的位置,上躥下跳,醫院妥協之下分出一個某一某二的科室出來,醫院不妥協,離職走人,另謀高就的大有人在。
“嗯,很不錯。”卓海華接過藥方,詳細的看了看,很是認真的點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