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當時對瘟疫的認識已經達到了一定水平,認為瘟疫一年四季皆可發生,原因之一是由于時令之氣的不正常,是由“非時之氣”造成的。
霍亂、鼠疫、天花.......幾乎每一次瘟疫都會造成大規模的死亡。
而每一次大規模的瘟疫爆發,都離不開中醫的身影。
現在很多人把歷史上一些大規模的瘟疫傷亡都歸結在中醫頭上,說什么中醫既然可以治病,為什么某某朝代某個時候發生瘟疫死了多少多少人云云。
可有幾個人細細去想過,倘若不是因為中醫,當時的瘟疫有豈會只是小規模的爆發,縱觀華夏歷史,幾乎從來沒有過一次大規模的瘟疫蔓延全國,最多只是在某個區域蔓延。
而且在歷朝歷代,中醫治好瘟疫,控制瘟疫的記載也多不勝數。
前文說過,中醫是一門經驗性的醫學,是在漫長的歲月中不斷摸索出來的一種有著自我規律和完整體系的醫學。
那么這種醫學是怎么治病的呢?
很多人對中醫的了解都是從“神農嘗百草”開始的,神農嘗百草的故事雖然具有神話色彩,可也并非完全的杜撰,中醫也正是從嘗開始摸索,開始體驗,開始積累,開始完善的。
比如,吃了生姜、花椒一類的東西,胃部會有溫熱感,吃了薄荷一類的東西咽喉會有清涼感,如此種種.....
正是在這種不斷的嘗試和體驗中,中醫對不同的食物帶來的不同感覺在針對疾病變化的時候有意識的加以運用,這就是最初的醫學,最初的治療手段。
什么樣的藥物會有什么樣的效果,什么樣的體質不能實用什么樣的食物,為什么不能食用,為什么這個東西這個人吃了沒事,另一個人吃了就會中毒(過敏)?
正是在不斷的摸索和實踐中,在不斷的為什么中,中醫不斷的完善,啊,原來人和人之間還有體質的差異,體質還有什么寒性體質、熱性體質,有什么氣血虛等等。
在不斷的積累中,中醫逐漸完善自己的體系,形成自己的剛要。
為什么說中醫治療是宏觀方面,是因為重要治療各種疾病主要依靠的是中藥材所具有的特性,這個藥可以恢復人體內在的平衡,所以才能治療這種疾病。
很多人都知道,中醫把人體看成一個整體的系統,卻不清楚中醫治病的原理。
人體既然是一個系統,那么這個系統的任何環節出了問題,這個系統的平衡被打破,那么人就會生病,而中醫則是依賴重要的某種特性,來修復人體被打破的系統,從而讓人體系統恢復原本的平衡。
在這種特性下,中醫治病有著自己的長處,那就是不問什么病癥,只要能確診,能夠找到系統被破壞的地方,能夠找到可以恢復這個地方的藥物,那么這個病就能治愈。
短處就是既然中醫把人體看成了一個系統,那么系統和系統也是不同的,這世上沒有一模一樣的兩片樹葉,那么也同樣沒有一模一樣的兩個人,這個方子適合這個人不一定就適合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