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分醫生在觀察線之外停留,喬恩和幾位參加手術的醫生走向手術臺。
“一助看來正是孫銘,二助和三助不認識,看來整個團隊都是滬上醫院的人。”高瑞林也低聲道。
克里斯走上手術臺,得到麻醉師的確認之后,就開始了手術操作,首先是開腹。
既然是觀摩手術,自然要介紹患者的情況,克里斯負責開腹的時候,就有講解開始解說患者的情況。
這一次的肝腫瘤已經屬于巨大腫瘤了,根據檢查判斷,腫瘤的直徑大概在8cm左右,屬于原發性腫瘤,不過癌細胞也已經擴散,腫瘤的位置又比較特殊,手術的難度算是相當大了。
手術的難度大,風險高,這樣的手術是國內不少專家都不怎么愿意做的,哪怕是喬恩做這么一臺手術也是相當具有挑戰性的。
好處是,患者年齡大.......
很多人或許要愣了,怎么年齡大還是優勢?
高齡患者有高齡患者的壞處,同時也有高齡患者的好處,作為高齡患者,身體狀況差,各種病癥多,手術耐受度低,這是壞處。
好處就是對于高齡患者來說,預后的期望值也就低,類似以陳培忠在省醫院做的那一臺手術。
患者已經七十三歲了,術后能多活一年都是賺的,不比年輕患者,對年輕患者來說,術后多活五年,這樣的手術他們也是不滿意的。
這就好比售后評價,不滿意自然就有差評,滿意了就有五星好評。
對于高齡患者,現場的醫生們也是了解情況的,做這樣的手術,大家也知道難點是什么,對醫生的要求也不會過于苛刻。
“喬恩不愧是國際一流的肝外專家,開腹就有自己的風格,一路非常順,單單開腹就能節省不少的時間。”高瑞林低聲評價。
“嗯,喬恩的水平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他可是擁有著自己獨立術式的肝外專家。”匡明卓點頭。
作為外科醫生,動手能力是一方面,思維能力和預判能力又是一方面,外科醫生的水平并不是單純的以動手能力牌判斷的。
在上手術臺之前,外科醫生就要對患者的情況有所判斷,上了手術臺之后也是在不斷的判斷中抉擇,這一步怎么操作,操作之后會有什么影響,下一步怎么操作,又會產生什么影響。
越是厲害的外科醫生判斷的越是精準,也只有新手才是做一步看一步,面對復雜的手術僅僅動手能力強是不夠的,不能做好判斷,任何一個失誤亦或者任何一個意外都能讓醫生們手忙腳亂,從而導致手術失敗。
所謂的術式就是一種已經成型的手術步驟,大多數的醫生都是遵循前人的手術步驟來手術,來判斷,能夠創出自己的術式的外科醫生無一不是其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