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其他人的議論,手術室中,喬恩走上了主刀位,方寒則走到了一助位,隨著患者被麻醉,手術正式開始。
電刀常規切皮,切開皮下組織。
喬恩做這樣的手術已經是輕車熟路了,操作非常流暢,哪怕是閉著眼睛,前期的步驟對喬恩來說也是沒有什么難度的。
“雖然已經看過一次,再一次看喬恩醫生做手術還是感覺到驚艷啊。”
“是啊,喬恩醫生的切入點選擇的非常好,判斷非常準確,幾乎不會多切除哪怕一丁點的傷口......”
一邊看著手術,一些人還一邊低聲交流,探討著喬恩的操作手法。
當然也有一些人注意著方寒的配合。
“咦,這個方寒配合的相當不錯。”
“恰到好處,一點也不比剛才孫主任的配合差多少。”
漸漸的,眾人就發現了異常。
在外科手術中,一助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比如開腹前的大量工作,術中的變更主刀都會和一助商討二助三助的作用基本是拉鉤、抽吸、縫皮、參觀。
如果主刀和一助愿意,二助和三助還能多撈到一些操作的機會,如果主刀和一助比較強勢的話,想要盡可能自己操作的話,二助和三助往往就是打雜君的角色。
外科手術中主刀負責手術整體方向的把握,也就是說主刀指到哪一助就要跟著打到哪,配合要到位。
相對于二助三助,一助的要求就比較高了,要有有扎實的基本功,完全清楚手術的流程,同時因為做手術角度的問題,一部分的操作時一助要及時的把術野暴露給主刀,甚至于在一些主刀不方便的位置,一助自己要動手操作,在這個時候其實一助等于已經擔當了手術中一小部分主刀的工作。
上一臺手術,孫銘的配合就相當的到位,畢竟是國內頂尖的肝外專家。
可現在,方寒的配合完全不遜色孫銘,一路配合的相當的順暢,什么時候該操作,什么時候該暴露術野,什么時候該干什么,方寒總能在最需要的時候做到,節奏不快不慢。
這樣的配合就不僅僅是基本功扎實那么簡單了。
“沒想到啊,方寒年紀輕輕不僅僅止血厲害,肝切除的水平同樣很厲害。”
“從配合來看,方寒絕對有過多次主刀的經驗,而且水平不低。”
“是,沒有獨自主刀的經驗,沒有過硬的水準,是完全跟不上喬恩的節奏的。”
一助的作用毋庸置疑,但是這個一助也要看給誰當一助,給普通的主治亦或者副高擔任一助和給喬恩這樣的國際大拿擔任一助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喬恩的手術節奏快,水平高,作為一助想要跟上喬恩的節奏,一助的水平同樣也要過硬,要不然主刀就要放慢節奏的。
在場的都是高手,眼力那是非常老辣的,幾乎所有的人都看得出來喬恩的節奏并沒有放慢,不僅僅沒有放慢,甚至比起上一臺手術還要快那么一丁點的,這樣的節奏方寒完全跟得上,甚至于應付的迎刃有余,這就由不得大家不吃驚了。
事實上不僅僅是觀看手術的眾人,就是正在做手術的喬恩心中也同樣吃驚不小。
最開始手術的時候喬恩不是很清楚方寒的水平,還有著放慢節奏的想法,誰知道方寒的配合完全跟得上,如此一來喬恩的心中竟然有了想要見識見識方寒水平的想法,不僅僅沒有放慢節奏,甚至還加快了節奏。
可是無論喬恩的節奏多么快,方寒都能跟得上,而且配合的非常好,讓喬恩做的非常的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