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正義》里面有說:“大黃迅速善走,無堅不破,蕩滌積垢,有犁庭掃穴之功。”
這個時候使用大黃,正是為了迅速的把患者體內的毒素排出,使用的正是攻下之法。
只不過大黃藥效駿猛,很多醫生用大黃最多也只用到15克,這一次方寒用到30克,確實算是大劑量了,再加上甘遂,甘遂是有毒的,而且毒性很大,醫療機構對甘遂的控制是非常嚴格的,在外面的藥店是根本買不到的。
這一味藥也是方寒自己加的,廖云生有些不怎么認可。
“我知道小方你有過多次大劑量使用大黃的經驗,可是甘遂,控制不好是相當危險的。”
中醫用藥和西醫用藥最本質的一個區別就是,西醫治病是有著一定的章程的,如果按照章程辦事,哪怕出現意外,那也不能算是醫生的錯,畢竟治病救人是有著種種意外的。
只要不是人為的誤診誤治,人為的耽誤病情,那么一切都在范圍之內。
可中醫不同,上面《藥典》規定的很多中醫藥使用的劑量其實都是不嚴格的,單純以某種藥物的效用來限制。
比如大黃、附子、砒霜、甘遂等,要是按照藥典上面的劑量,很多病都是沒法治的。
換而言之,厲害的中醫人治病,藥物劑量方面十有**都是超標的,這要是不出事還好,一旦出事,那就是大事,如果被人咬住不放,那么你真的沒地方說理的,法院那也要按照章程來辦事。
所以說在很多時候,一些政策方面的限制往往也都限制了中醫人的發揮,除非一些大醫,有著絕對的自信的膽魄,要不然,誰敢隨便用藥。
病治好了是應該,病治不好是謀殺,中醫人何其冤枉?
“甘遂確實有毒,然而甘遂卻有攻水逐飲的功效,患者的腹腔內有著大量的積液,甚至胸腔內也有積液,在這種情況下非甘遂不可,這個劑量我也是反復斟酌的。”方寒解釋。
“這一點倒也是事實。”
廖云生微微沉吟,然后道:“那就按照方寒的方案進行治療吧,用方寒的這個方子,然后配合抗生素進行治療,大家都沒意見吧?”
“沒意見。”
“沒意見。”
苗大龍和匡明卓紛紛點頭,算是認可了這個方案。
治療方案經過會診,雖然主要責任還是主治醫生來承擔,可參與會診的醫生也是有著連帶責任的,這就好比會議投票,提案的負主要責任,可是舉手贊成的那也是有責任的。
“方醫生!”
方寒幾個人還沒有走出會診室,陳遠就急匆匆的走來。
“方醫生,患者疼暈過去了,我已經讓醫生注射了止痛劑......”
陳遠的臉上滿是焦急之色。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