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同輝這會兒還真的是忘了邊上的一大群燕京醫院中醫科的專家們。
在方寒心目中,他覺得他和周同輝或許只有那么幾面之緣,交情談不上深,不說比起郭文淵和方浩洋等人,就是比起蘇鐵航等人,方寒都覺得有所不如。
這不是說方寒沒把周同輝當前輩,也不是方寒不尊重周同輝這樣的大國手,正是因為周同輝是前輩,是國手,身份太高,方寒才覺得自己這個小醫生在周同輝眼中應該不算什么。
人不可以沒傲氣,但是也不能太自負。
方寒雖然有著系統在身,可他從來沒把自己想的多么了不起。
說穿了他就是江中院急診科的一名住院醫,或許水平有一些,長的帥一些,可也僅此而已。
周同輝是什么人,那是方寒上大學的時候就經常聽到的傳奇,是教科書式的大拿。
這就好比某高級教授去某學校講課,很是親民的和某學生握了握手,然后又很親民的說:“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隨時向我請教,也可以給我打電話嘛,來了燕京也能來我家里嘛。”
這個學生要是腦子沒坑,八成不會把這話當真,當真的那八成是腦子有坑,好賴話聽不懂?一點自知之明都沒有?
方寒腦子自然沒坑,因而在江中院的時候周同輝的客套方寒就沒敢當真,來了燕京也不會貿然的去拜訪人家周同輝。
要是真的把這種事當真,那在研討會上認識的什么馬老、權老、王老等人,方寒都可以去拜訪了。
或許人家是真的,可你也不能真的是個二百五。
方寒這么想是方寒的意思。
可站在周同輝的角度,周同輝那是真的把方寒當做小友的。
在周同輝眼中,方寒可不是什么江中院的小醫生,什么住院醫,而是針灸水平甚至還在他之上的針灸圣手,針灸方面的天才。
周同輝是見過方寒施針過后的針眼的,以周同輝的眼力自然是看得出方寒的水平的,能施展七寸針,那可不是一般的水準,放眼全國有這個水平的一只手都數的過來,哪一位不是白胡子?
前文說過,特別是搞學術和搞科研的,能在某個領域走到尖端水準,那絕對是對這個行業很熱愛,有著赤子之心的,是很純粹的。
就拿杏林界來說,心術不正的人,水平或許能達到關寶成的水準,更甚者或許會更高一些,可絕對是走不到國手這個級別的。
大國手這樣的贊譽,雖然是對技術層面的一種闡述,一種認可,可能走到國手這一步的,品行都不會太差。
人常說心無雜念,在某些領域,也只有心無雜念,心無旁騖,一心鉆研,才能真正的有所收獲,整天想著勾心斗角,人情世故,溜須拍馬,哪有那么多時間去鉆研學術,去學真本事?
真正的專家,絕對不是那種無風起浪,整天四處賺吆喝的那種,就像是雜交水稻之父,誰見過老人家什么時候和人勾心斗角過,誰見過老人家整天四處招搖過?
有那個功夫,老人家都用來鉆研了,都用來學習了。
周同輝雖然是最年輕的大國手,可同樣是那種毫無私心,一心為公的老人,作為杏林國手,針灸大家,周同輝和郭文淵等人一樣,最喜歡的就是有天賦的年輕后生。
他們這一群人老了,中醫的未來最終還是要落在年輕一輩人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