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樣,方寒講的還行吧?”冼奮笑著問。
“講的是很不錯,只不過......”
冼鉛華搖了搖頭:“太激進了,所以他不適合去醫科大講課。”
“激進?”
冼奮一愣。
冼鉛華道:“你也做了這么多年的調研了,有些事難道看不明白?”
“您是說中西醫結合和中醫藥?”冼奮問。
“一個中西醫結合,一個中醫藥,方寒這是徹底拆開了,說透了,你要知道,僅僅這兩點要動多少人的蛋糕嗎?”
冼鉛華嘆著氣:“小方說的很多事其實是很有道理的,可有些事真的不是用道理可以說通的,這也是在燕中醫大了,方寒人微言輕,這要是換個人,在別的場合......”
"哼哼,麻煩不少。"
“您喝粥。”
冼奮把一份粥放在冼鉛華面前,問:“有那么嚴重?”
“你以為呢?”
冼鉛華道:“中醫雖然式微,中醫人也稀少,可全國那么多的名家還有國手,難道就真的沒人能看明白其中的問題嗎?郭老、羅老等人的影響力難道就不如方寒嗎?”
“您的意思是有些事情哪怕是羅老和郭老等人也不敢輕易去碰?”冼奮嚇了一跳。
郭文淵、羅元辰是什么影響力他自然是很清楚的,連郭文淵和羅元辰都不敢輕易去碰,那要多么可怕。
“也不能說是不敢碰,而是得不償失,你要知道有壓迫就有反抗,有反抗就有鎮壓,這是相互的,羅老等人真要針鋒相對,動了人家的蛋糕,人家難道就不知道反擊,這要是反擊,后果可就重了,中醫這幾年的境遇本就不算太好,羅老等人也一直都是用溫和的手段給中醫爭取權益,手段要是太過激,只有壞處,沒有好處。”
作為燕京醫科大的校長,冼鉛華很顯然已經是站在最頂端的一群人了,很多事冼鉛華看的都是很明白的。
層次不同,見識也就不同。
同樣的一件事,大街小巷有人議論,上流人士也會議論,可議論的情況就是截然不同的。
作為普通民眾,知道的少,信息量不夠,全局觀不足,看問題是不可能多么全面的,因而就很容易造成人云亦云的現象。
特別是這幾年網絡開始發達,各種自媒體和自由撰稿人、公眾號、微博等等,什么信息好像都能看到,一旦有什么事情,一些公眾號就開始引導,乍一看好像是正義的,可事實上有多少是真正的出聲,有多少是在蹭熱度?
中西醫的事情,中醫藥的事情,難道就方寒看的明白?
“我明白您的意思了。”
冼奮道:“中醫太弱了,根本經不起什么打擊,因而羅老等人也只能不斷的忍耐和妥協。”
冼鉛華點著頭:“不錯,羅老、郭老這些國醫大師為中醫做了很多很多,只不過有些人不清楚罷了,這一次羅老讓方寒去講課,估計也是覺得方寒年輕,年輕人說出一些話來,不用太上綱上線。”
“那方寒去醫科大講課的事是不是黃了?”冼奮問。
“醫科大可不比中醫大,牽扯的事情更多,我改天再和小方談一談吧,他的想法很好,不過有時候還是不能太直白。”冼鉛華道。
“哦!”
冼奮多少有點小失望,他原本覺得方寒在中醫大講過課之后,很快就能去醫科大了,畢竟方寒講的真的是太好了,沒想到他老爸卻是另外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