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利斯作為醫生,頭腦還是相當冷靜的,作為病人,在燕京醫院,特別是在自己人無計可施的時候,最好還是不要和人家燕京醫院的醫生對著干。
識時務者為俊杰,這句話索利斯是聽說過的,他深以為然。
“小方,這個病薛主任之前就已經確診了,只是索利斯醫生不喝中藥,現在該怎么辦?”朱耀仁詢問方寒。
“好辦,不喝中藥那就不用中藥。”
方寒回頭詢問索利斯:“不喝中藥,湯喝不喝?”
“什么湯?”索利斯急忙問。
“米湯,就是我們平常吃飯喝的米湯,加一些蔥、生姜之類的調味。”不等翻譯說話,方寒就用英文回答了。
“只要不是那種看上去黑乎乎,渾濁的湯水,味道非常下咽的那種,我都可以的。”索利斯道。
“那就行了。”
方寒回頭對朱耀仁道:“朱主任,我寫個方子,您讓食堂的廚師熬一碗湯回來。”
這會兒方寒其實也看出來了,索利斯也不是對中醫和中藥有多么反感,而是真的喝不慣中藥的湯劑,事實上喝不慣中藥湯劑的又何止索利斯,現在很多人其實看到中藥的湯劑都發愁。
正如索利斯所說,看上去渾濁不堪,苦苦的難以下咽,國內的患者尚且如此,洋人的飲食習慣和國內差距更大,喝不慣一點也不稀奇。
“只是米湯?”朱耀仁問。
“我倒是有些好奇小方用什么法子。”
薛文輝笑呵呵的道。
方寒也不啰嗦,提筆寫了一個方子,薛文輝和朱耀仁就站在邊上看著。
“小方的字寫的是真好,趕得上一些書法大家了。”薛文輝還是第一次見方寒開方。
“是啊,字寫的很好。”朱耀仁點著頭。
兩人一邊說著,方寒一邊寫著,一個湯的配料也就躍然紙上了,方子相當簡單。
糯米50克,姜片若干,水兩碗,煮一二滾加入帶須大蔥白5-7個,煮到米熟,加米醋小半杯。
朱耀仁看著方寒寫的方子,很是驚訝:“這么簡單?”
方寒笑著道:“一把糯米煮成湯,七個蔥須七片姜,熬成兌入半杯醋,傷風感冒保平康。”
“咦!”
薛文輝一邊聽著,一邊看著方寒寫的湯方,道:“這不是一劑開表發汗的‘麻黃湯’嗎?”
“而且小方你這個歌訣很順嘴啊,這是哪位名家的開表發汗峻劑?”
薛文輝作為燕京醫院中醫科的主任醫師,水平那是沒的說的,方寒的這個方子寫出來,他就看出門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