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多了。”方寒善意的提醒。
方浩洋端著茶杯喝了一口茶,這才緩緩道:“你剛才說的對,步子確實不能邁的太大,到時候容易人心浮躁,骨傷、肝外,要是把心外再弄起來,搞不好急診科的不少醫生都想轉外科了。”
“不僅僅是這個,咱們精力也有限的。”
方寒提醒道:“咱們弄骨傷和肝外,不是為了純粹的把急診科做大做強,而是有著其他的目的的,咱們是為了實驗,是為了出成果的,要是為了把急診科做大做強,無非就是多一家西醫醫院。”
在急診科改制這個事情上,方寒一直不遺余力,甚至沒有留在燕京醫院,還幫著方浩洋挖人,那是因為方浩洋最初的理念和想法。
急診科肯定是要做大做強,這是必然的,可這不是最初的目的,也不是唯一的目的,路不能走歪了。
“是啊,精力有限。”
方浩洋點著頭。
隨著江中院急診科現在越來越紅火,他都差點迷失了。
現在江中院急診科,一個科室都比上針灸推拿和保健恢復科兩個科室了。
練功房、研究室,手術室,今年急診科這邊是花錢如流水。
當然,錢花出去的,創收也不錯,急診科科室的資金卻不短缺,除了上面撥款,急診科的患者也多了不少,醫生護士們的獎金都多了。
可正如方寒所說,急診科做大做強不是唯一目的,主要是怎么強。
“你有什么想法?”
“精簡人員,寧缺毋濫,打造精英科室。”
方寒道:“無論是骨傷分區還是肝外分區不能再招人了,咱們不是要把骨傷分區和肝外分區做大,而是要有成果,患者多了可以推出去,不能因為患者多就可勁招人。”
“我覺得不管以后開設什么分區,都以一個醫療小組為單位,不需要再多了,我們是實驗性質的,而不是為了占地盤的。”
“小型科室,精專為主?”
方浩洋詫異的看著方寒:“你小子行啊,很有見地。”
“我在燕京醫院的時候觀察過燕京醫院的各個科室還有急診科的整體規劃和分工,我們江中院和燕京醫院是不同的,無論是肝外還是骨傷上,其實都只是咱們急診科的一個組成部分,就像是一雙手,一雙就夠了,兩雙就成怪物了,影響協調。”
“目前來說,先讓醫生們成長起來,逐漸熟悉這個模式,然后我們要收治一些具有典型性的患者,不能什么患者都收,人不夠招人,病床不夠加床,這就背離了我們的初衷了。”
“你說的不錯,這個我要記下來。”
方浩洋拿出小本本,把方寒說的幾點記了下來。
“還有嗎?”
“沒有了。”方寒搖著頭。
你才是主任好不好,他也是去燕京醫院進修,看到燕京醫院的情況,有些想法罷了。
如果急診科繼續擴,那么就成了燕京醫院的模式了,不斷做大做強,最終西醫這邊就成了主體了。
這就好比統帥,可以收復一些小勢力,可自己這邊始終都要具有絕對優勢。
就像部隊,直屬部隊你才十萬人,外圍勢力就十幾萬,人家造反你鎮壓的過來,到時候造反,那不就改朝換代了嗎?
去燕京之前,方寒其實還沒意識到,去了之后逐漸就意識到了。
去燕京之前,陳遠提議骨傷分區兩班倒,方寒也沒覺得什么,現在才發現,沒必要兩班倒。
一個醫療小組就可以了,畢竟江中院開設骨傷分區和肝外分區的目的是中西結合方面的研究,而不是為了做手術而做手術的。
“對了,你說的那個冼奮怎么樣,什么時候能來,咱們科室現在就差這么一位,我這邊都亂了,以前沒弄過,手忙腳亂。”方浩洋問方寒。
“我走的時候說過了,冼大哥已經答應了,不過他過了春節才能拿到學位,我估計會提前來吧,到時候回去論文答辯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