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方,這位是兒童醫院血液科的喬國航喬醫生。”苗大龍給方寒做了介紹。
“喬醫生好。”方寒點了點頭,和喬國航打了聲招呼。
“方醫生客氣了,您的大名我可是早就如雷貫耳了,可惜一直沒機會認識。”
說著話,喬國航還有些唏噓,這位也太年輕了些吧,看上去比實際年齡更年輕。
心中一邊感概,喬國航一邊前面帶路,帶著方寒到了血液科值班室。
葛立明也知道方寒來了,和幾位副主任在值班室等著,只不過稍微有些矜持,這才沒有去門口接人。
方寒水平是到了,在江中名氣也不小,可畢竟是小字輩,葛立明這位科主任還是有些放不下架子。
雖然沒去門口接人,可看到方寒和苗大龍進來,葛立明還是急忙上前招呼:“方醫生!”
“這位是我們血液科的葛主任,這位是.......”喬國航也急忙給方寒介紹。
幾個人寒暄了一下,互相客套之后方寒就進入正題:“患者是什么情況,我能不能先了解一下?”
“來,把患者的資料給方醫生!”葛立明吩咐。
喬國航急忙把患者的資料遞給方寒,方寒很認真的看了起來。
資料相當的詳細,從患兒住院一直到現在,各種檢查和治療不少。
患兒十歲,男性,是半月之前入院的。
年前因為身上出斑點,膝蓋疼痛入院,,最初是腿疼,抽筋式的疼痛,入院之后開始腹痛。
急性腹痛在臨床上是一個相當常見的癥狀,也是比較棘手的,急性腹痛的因素很多,急性胃腸炎、急性腐蝕性胃炎、急性膽囊炎、急性胰腺炎、急性闌尾炎、急性膽管炎、胃黏膜脫垂癥、急性腸梗阻、腹股溝疝嵌頓、腸套疊、膽道蛔蟲病、膽石癥等等。
造成急性腹痛的因素多不勝數,急性腹痛的誘因排查在臨床上也是比較困難和棘手的,運氣好可能很快能找到病因,運氣不好可能需要耽誤不少時間。
兒童醫院這邊經過排查,再結合患者身上的斑點還有患者關節疼的癥狀,最終確診為過敏性紫癜。
過敏性紫癜是一種3-10歲兒童非常常見的高發病,主要表現為全身上下小血管、毛細血管發炎、出血,微小血管集中的地方比如皮膚、關節、腸道就會出現斑點,因而這個病被稱之為過敏性紫癜。
過敏性紫癜輕微一些的還好,嚴重的會導致腿不能甚至,急性腹痛等等,這些還只是表癥,因為患兒全身細小血管發炎、出血,持續會造成腎臟負擔,對腎臟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
過敏性紫癜如果持續發展,就是紫癜性腎炎,再往后發展就是慢性腎炎甚至直至腎衰竭。
而想要治療過敏性紫癜,找到對應的過敏原,采取對應的治療措施是目前臨床上最常用也最有效的治療手段。
過敏原不好找,兒童醫院通過詳細的排查,最終確定患兒的過敏原是eb病毒。
現在擺在兒童醫院面前的問題是,過敏原找到了,可這個eb病毒目前來說并沒有什么有效的針對治療手段。
沒有專門的特效藥,那么在治療上就困難重重。
這也是中醫和西醫最大的一個不同。
對西醫來說,某種病毒或者細菌,如果是新型的,前所未見的,目前還沒有有效的特效藥,那么西醫就只能束手無策,亦或者不斷嘗試。
嘗試的過程患者要承受痛苦,病情有可能還會惡化,效果卻不能得到保證。
患兒的資料很多,方寒足足看了半個多小時才看完。
“去看看患者吧,我需要親自做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