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老師。”方寒急忙道謝。
當時方寒讓匡明卓轉交論文的時候是從燕京回來之后,到現在滿打滿算時間其實也才過了一月多一點。
sci期刊的發表周期方寒多少是有所耳聞的,一般來說三個月都算快了,一個月就發表是非常罕見的情況了,大多數人等七八個月甚至一年都不算太意外。
而且他當時讓匡明卓轉交的論文是文稿形式的,其實就格式而言,并不是很符合sci的規范,想來陳國中肯定是幫助方寒修改了。
同時當時的論文方寒是國語,想要得到sci的認可,翻譯是必不可少的,甚至當時上學的時候一些學長或者懂行的學生都傳授過經驗,說首次底稿最高投母語非英語的國家,比如可以先發r國的一些醫療期刊,這樣通過的概率會高一些,起目的也是為了更為專業的翻譯。
一個月多一點的時間,論文在sci發表,陳國中絕對是出了力的。
方寒細細看了一下內容,果然,內容雖然沒多大變動,都是他在燕京醫院的一些收獲和總結,論文的內容其實是很豐富的,再加上方寒現在水平不低,里面確實言之有物,質量是很可以的。
可論文的格式,先后順利,甚至有些重要的摘錄都稍微修改了,修改的更為規范,更符合sci的標準。
sci,沒見過豬走路,總是吃過豬肉的,方寒不用想也知道這篇論文陳國中肯定是費了力氣的。
同樣是期刊,懂行的不懂行的發表,結果是孑然不同的。
就像是古代學子考科舉,很多學生寫文章都是投其所好,研究主考官的文風,按照主考官的喜好去寫一樣。
你文采高,寫的好,可是和主考官的喜好不一致,理念相悖,八成是要落榜的。
發表論文也一樣,特別是第一次,沒經驗的情況不被錄用的概率是很高的。
“也是你寫的好,里面的東西分析的非常到位,很有內涵,要不然也不會這么快。”
陳國中呵呵笑道,說實話,一個月發表他也是很意外的,原本他想著三個月還是要的,沒想到一月多就發表了。
“我剛才看了,很多地方老師您都進行了修改,要不是老師您修改,肯定是過不了的。”方寒很是真誠的道謝。
陳國中多忙,江州醫科大的校長,工作忙,學生多,能幫他修改論文,還推薦發表期刊,這是真的很盡心了。
一月時間,sci,這么短的時間,可能國內的普通期刊和核心期刊還沒反應過來吧?
“你這個論文就發表了sci,都能當畢業論文了。”陳國中笑了笑。
常規上,就是博士生畢業,要求也就是兩篇核心,一篇sci,有些學校要求高一些,也就是兩篇sci,方寒上學期的期末論文就上了sci,按照這個效率,一年兩篇,等碩士文憑到手,至少五六篇了。
說了一回兒論文,又聊了一會兒,陳國中進入了正題。
“我聽說普霍金斯醫院的索利斯有意向向普霍金斯醫院的高層建議和江中院合作建立中西醫結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