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家屬請飛刀,看名氣,這個名氣怎么來的,就是以術后恢復情況好不好來判斷的。
某位專家,做了多少臺手術,患者恢復的怎么樣,等等等等,這就是判斷標準。
至于你術中操作多完美,這些家屬大都是看不懂的。
從根本上講,術中操作肯定也是影響術后的主要因素,可術后的治療和恢復方案,也是影響預后的,有的專家只負責做手術,做完飛刀就會返回,或者只是交代一些注意事項之類,有的醫生做完手術則會留一天半天的,看一看患者的術后,因人而異,這個誰也沒法指責。
別說飛刀,哪怕是在本醫院,一些外科醫生也只是專注攻克手術的,手術之外的東西不去操心,這種外科醫生還不是少數。
手術做的好,不代表就能參與術后,不代表就懂術后恢復治療。
方寒愿意開方,胡鎮泉沒話說。
可他好處沒撈到,一轉眼,馬保平過來找他,說把肝外的一些患者轉移到他們內科,這胡鎮泉就不樂意了。
明著是轉移患者,實則呢,那是奔著病床來的,肝外為什么要把不需要手術的患者轉移到他們內科,那是病床不夠,沒病床,馬保平就沒辦法收治新的患者,沒有新的患者,方寒就不能做手術,方寒不能做手術搞不好就要走,方寒要是走了,馬保平跟誰學技術去?
這是一個循環。
可這和他胡鎮泉有什么關系?
胡鎮泉搖著頭:“馬主任,您還是另想辦法吧,我這邊不行的。”
“胡主任,患者到了內科,那就是內科的患者,那就和我們肝外沒有任何關系了,您這為什么呀?”
馬保平有些想不明白。
他把人轉去內科,是占了內科的病房,可這患者等于是白白送給內科了呀。
送,和轉科其實還是有區別的。
比如,急診科轉去別的科室的患者,和別的科室從門診直接接收的患者就是不同的。
馬保平這個轉,等于是送,不會分任何的好處,患者的所有治療費用都算是內科的,他們肝外一個子都不會要的。
科室也有業績的,在馬保平看來,自己這么送患者,胡鎮泉沒有拒絕的理由才對。
海豐市第一醫院算是大醫院了,可海豐市的醫療條件有限,內科的病床并不是很緊張。
當然,要是方寒沒來之前,他們肝外的病床也不是很緊張,可方寒來了之后呢,大多患者都不需要手術,這一部分患者就占了不少床位了。
肝外又是小科室,不比內科,科室大,病床多。
這要是不把患者轉移出去,病床根本不夠用,截止現在,方寒也才做了兩臺手術,這么下去怎么行?
總不能讓人家方醫生都閑著吧?
馬保平也鬧心。
他的水平不咋樣,一些嚴重的復雜的患者就不敢收,這之前收的患者呢,在方寒看來,大都不需要手術。
之前吧,冼奮給他說的時候,他還不是很在意,心說三五位患者中,有一位不需要做手術的就可以了吧,誰知道現在是三五位里面也就一位需要做手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