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不會是癔癥?”
觀摩室有人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癔癥,現代醫學的定義是由精神因素,如生活事件、內心沖突、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個體引起的精神障礙,癔病的主要表現有分離癥狀和轉換癥狀兩種。
通俗的說,癔癥,也就是精神病,精神病分長期和間歇性,長期瘋瘋癲癲、胡言亂語、神志不清等,這種患者比較明顯,因為隨時處于一個比較混亂的狀態,間歇性則是發病的時候出現一些癥狀,平常和常人沒什么區別。
癔癥也叫癔病,中醫方面叫做郁癥,在金匱要略中也被稱作百合病、臟躁。是由于情志不疏,氣機郁滯引起的一類病癥。
從某方面來說,患者的表現確實有些像是癔癥的范疇。
“并不是癔癥。”
阮云飛開口道:“從患者的癥狀來看,患者的表現并非意識形式,而是寒戰,寒戰和癔癥是完全不同的。”
“嗯,阮主任說的有道理。”
有人表示認可:“無論是中醫還是西醫,癔癥都算是精神形態一種病癥,可患者的表現確實并非精神狀態,就像是小兒驚風,之前就有人把驚風誤診為癲癇,其實這兩者是完全不同的。”
癲癇在某種表現形式上其實也和癔癥有類似之處,但是癲癇卻并非精神病,現在這個患者的表現其實也只是有些類似,也不是癔癥。
“癔癥患者,哪怕是間歇性的,不發病的時候其實也有種種表現,比如精神抑郁,胡思亂想,沉默寡言等等,而患者的表現卻沒有這些癥狀,精神爽朗,看上去相當樂觀,并不符合癔癥的表現形式。”
會診室內,也有人提出了癔癥的說法,不過被李小飛反駁了,李小飛則是從患者平常表現方面來分析的。
會診室是注意不到觀摩室的,不過觀摩室的人是能看到和聽到會診室那邊的談話的,李小飛的分析也傳到了觀摩室。
“嗯,這位是方寒的學生,我們急診科的李小飛李醫生,現在也是醫療組的成員之一。”任海強同時介紹道。
“李醫生的分析確實很有道理。”
“嗯,癔癥患者哪怕是間歇性,不發病的時候也不會太過開朗和樂觀。”
不少人紛紛點頭。
“可如果不是癔癥,又是什么情況呢?”有人不解的問。
“從患者的表現來看,應該是寒戰,既然是寒戰,自然應該是寒證,寒冷、凝結,寒則不通,不通則不暢.......”
會診室內葉明晨發表著自己的看法:“這一點從患者的脈象其實能判斷出來,患者左脈全無,右脈只有一線,正是不通的表現,這也符合寒證的特征,只是,不通則痛,患者卻沒有其他部位疼痛的表現,這就有些奇怪了。”
“嗯,葉明晨說的有道理。”
阮云飛點了點頭道:“我也認為是寒證,但是患者卻沒有其他方面的表現,這個病癥確實有些奇怪。”
“是啊,確實奇怪,有寒證的某些表現形式,卻沒有外感三陽的癥狀.......”
晉博也點著頭,眉頭緊鎖。
一時間,觀摩室不少人都是皺眉沉思,哪怕是阮云飛和晉博等人也覺的有些奇怪,毫無頭緒。
監控室,方浩洋和李文軍冼奮三個人正通過觀摩室和會診室的攝像頭看著會診室和觀摩室的情況。
“老李,你這個患者是從哪兒弄來的?”
方浩洋看了這么會兒也是毫無頭緒。
“省醫院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