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浩洋笑了笑,好像就是今天,只不過他沒注意日子。
不過不著急,方寒今天雖然不在,可這群鷹國皇家醫院來的醫生也不是今天就走,有的是機會。
江州醫科大。
學校的禮堂,今天這邊人不少,今天是研究生答辯的日子,不僅僅有學校的導師,還有前來觀看的學生,方寒也是今天答辯的研究生之一。
“哎,剛才太緊張了,也不知道會不會通過。”
“我也是啊,這都是我第二次答辯了,要是再不過,那就麻煩了。”
一些已經答辯過的學生甚至在私下低聲交流著。
江州醫科大是全國著名的醫科類院校,對學生素質各方面要求都是比較高的,研究生答辯也就三次機會,如果三次都沒法通過,那就拿不到學位證了。
今天答辯的研究生一部分是第一次,還有個別人其實都是第二次了。
“下面請下一位學員,方寒........論文題目是——論中西結合在實際臨床中的應用。”
“方寒?”
“哪個方寒?”
“不會是?”
在不少人的猜測中,方寒走上了答辯席。
“我去,真的是方醫生。”
“方醫生還只是研究生嗎?”
“我一直以為方醫生都是博士生呢。”
“是啊,真是太意外了。”
別說一些學生意外,就是一些導師都有些意外。
方寒現在的名氣多大,全國名醫,江中院的臺柱子,精通中醫內科、骨傷科、針灸等多方面,同時還擅長肝外、心外、腦外等多外科領域。
方寒這么往答辯席上一站,負責答辯的倒是都覺的自己有壓力了。
所謂的答辯,也就是研究生在做完論文演講之后,答辯導師針對論文中的一些問題提出求證,這個論題是不是切合實際,研究生的論文是不是空大假,里面的一些說法是不是具有實踐性,只是單純的空話,還是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
換句話說,也就是導師對學生的論文進行驗證,考官要極力找出來在論文中所表現的水平是真是假,而學生則要通過自己的答辯,去證實自己論文中的論點是正確的,是可行的。
可現在站在臺上的是方寒,導師就有些不淡定了。
江州醫科大的這些導師教授每個人都知道方寒,別的方面不說,單說水平,這些導師沒幾個敢說自己比方寒強的。
到時候自己提出質疑可以,可要是詢問的時候用詞不準確,亦或者這個質疑毫無根據,那可就鬧了笑話了。
“各位導師,各位同學,大家好,我是方寒,是.......”
方寒先做了一個開場白,然后進入正題:“我的論文題目是論現階段中西醫結合在現代醫學臨床中的實踐和應用.......”
隨著方寒的開始,整個現場好像都瞬間安靜了下來,所有人都認真的開始聽著。
“近百年來,是現代醫學高速發展的一個時期,但是到了現階段,不僅僅是醫療領域,各領域可以說都到了一個瓶頸期,全球在新藥研發、醫療領域的研發等各方面都開始進入緩慢期,根據數據顯示.......”
“到了現階段,醫療領域尋求新的突破口已經成為一個必然趨勢,而中醫和中醫藥毫無疑問,成為現階段醫學領域的新方向,這一點從近年來中醫藥和中成藥的研發和普及各方面都可以看出來,數據顯示.......”
“所以,我認為,中西醫結合的醫療思路和醫療理念,必然會成為往后醫療領域的一個新的發展方向和發展趨勢,我國作為中醫的誕生地,在這方面有著更為成熟和專業的思路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