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峰只好用雙手制止大家的發言,開口說道:“工人們,棉紡廠現在這個樣子,你們認為還有必要繼續開辦下去嗎?你們覺得換個廠長肯定能解決問題嗎?”
“為了讓大家有個新奔頭、有個新開始,我們決定引進有意向接手的老板來進行改制。”
“我可以向大家承諾的是,改制后的棉紡廠,不會不管原先的退休人員和因病因傷退養人員。”
“在職的工人都可以拿到一筆按國家規定的工齡買斷金,可以優先參與新棉紡廠的招工。”
“你們愿意半死不活地繼續拖下去,還是給大家一次全新開始的機會?”
許多工人主要是原先懶散慣了,擔心棉紡廠改制后勞動強度加大,不過,按照現在的棉紡廠效益,每月只能拿到一二千元的基本工資,日常生活都成問題。
迫于生活壓力,大部分工人還是愿意接受改制的,既可以拿到一筆工齡買斷金,又可以在新的工廠里拿到高工資,反正都是打工的,賺錢是第一位的。
棉紡廠的規模還是可以的,等到張峰和李元朗全面看了一遍,居然化費了三刻鐘。
等到二人重新回到廠長辦公室,羅成已經看完了所有報表,正與廠長、副廠長、趙小明聊著天。
張峰坐下后說道:“羅總,你看了棉紡廠的實際情況,有沒有信心接手?”
主要是張峰仔細了解了棉紡廠的實際情況后,不敢再勸羅成一定要接手,他
甚至想讓羅成放棄接手明寧棉紡廠,在明寧工業園區投資新建一家棉紡廠。當然這樣的想法是不能公開說出來的,于是他只能問羅成有沒有信心。
羅成不知是聽明白了還是沒有聽明白張峰的意思,反正他問道:“請問各位領導,明寧區對于明寧棉紡廠的改制有哪些優惠政策?”
張峰在這方面確定不懂,便示意區發改委副主任趙小明進行解釋:“羅總,明寧棉紡廠是國有企業,可以按照國有企業改制的方法來進行。”
“明寧棉紡廠所有的退休人員和因病因傷人員都可以轉入社會養老系統,由國家來進行承擔。”
“主要是明寧棉紡廠國有企業的性質改變,轉制后的企業不可能承擔這些費用,而且這些退休人員和因病因殘因傷人員也不愿意讓新的企業來承擔,萬一新的企業幾年后不行了,向誰去要錢?”
“目前明寧棉紡廠的廠房和設備經專業評估機構評估后,再給予適當優惠可以轉賣給羅總。”
“羅總,說實話,這些設備也許不值錢,但廠房是連帶土地轉賣給你的,你就擁有了全部的產權。”
“當然,羅總還需要為這些在職工人買斷工齡,這筆錢不是小數目。不過,這些費用都可以算做新廠的成本。”
李元朗接著說道:“羅總,明寧工業園區出臺了扶持政策,如果接納原先工人達到一定數量,可以給予一定數量的經費補助。”
“為了扶持傳統實業和高科技術產業,我們還出臺了三年稅收優惠政策。”
看著張峰疑惑的樣子,李元朗解釋道:“張書記,工業園區在建設過程中,發現了幾個突出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