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曉妍還在會客室里換著衣服,張峰和蘇靜感覺有些緊張,不敢發出聲響,又有些刺激,感覺一時又上來了。
聽到顧曉妍關門離去的聲音,張峰和蘇靜都輕輕地呼出一口氣,輕松下來,不管不顧地重新運動了一回。
等到折騰完成,張峰才感到有些后怕。
只是親密的身體運動象那種白色的東西一樣,如果沒有嘗試過,倒不會經常去想它,而一旦嘗到了甜頭、嘗過了味道,就會欲罷不能。
在規劃麗華市工業園區的時候,張峰就提議召開國內外麗華人聯誼大會,以吸引國內外麗華人回家鄉投資辦企業。
原先張峰就幫金溫縣策劃過聯誼會,據后來舉辦的情況來看,效果還可以,現在麗華市就以金溫縣的聯誼方案為藍本進行籌備。
當然也有部門對張峰當初的策劃方案進行補充,說是要提出評選和表彰“麗華驕傲”、“麗華貢獻”和“重教助學模范”等等,還要聘任什么麗華市形象大使等等。
張峰在看到這些補充建議時,是持反對意見的。
他認為對于每一個在海內外的麗華人,無論富貴與貧窮、無論地位顯赫與低下,都要一視同仁對待。
這是全世界麗華人的聯誼大會,不是專門的表彰大會,這樣厚此薄彼,肯定會寒了很多麗華人的心。
不過,麗華市委書記龔超卻贊成這樣的做法,張峰不得不進行妥協。
經過一段時間的籌備和努力,全世界麗華人聯誼大會終于隆重召開。
近千名海內外麗華籍黨政軍界、高校教育界、科研界及工商僑界知名鄉賢齊聚家鄉,暢敘鄉情友誼,共話麗華市的發展。
麗華市委書記龔超做主報告,麗華市委副書記、市長趙世倫主持聯誼大會。
《曲江日報》《麗華日報》上發表了“全世界麗華人聯誼大會:萬名鄉賢相聚共謀麗華發展”的專題報道。
國家電視臺、曲江省電視臺、麗華市電視臺都及時跟進,進行實況、采訪等報道,使得麗華市一時風光無限。
本來的話,張峰想借舉辦全世界麗華人聯誼會的機會,在各方面引進一大批資金,簽訂一大批合作開發項目,很好地起到“鄉愁搭臺、經濟唱戲”的聯誼目的。
只是事與愿違,大部分在外的企業老板對于麗華市的經濟狀況擔憂,對于麗華市的投資環境感到失望,同時再加上評選了所謂的“麗華驕傲”、“麗華貢獻”,讓沒有評上的一部分人寒了心。
不過好在,國內外的麗華人卻愿意資助發展教育。
張峰當過老師,又在教育行政部門工作過,為此對教育的捐資事宜格外關注。
在張峰的主導和建議下,專門成立了“麗華市教育基金聯盟”。意圖整合麗華市級的各類教育基金品牌,加強統一管理,提升教育基金綜合影響力。
當然在這個聯盟下面,可以進行各出資人的冠名和指定用途捐資。增強基金使用的透明性、高效性、績效性,鼓勵更多的優秀企業家、能人志士關心和支持麗華市的教育事業。
利用此次全世界麗華人回歸參加聯誼大會的契機,“麗華市教育基金聯盟”收到了近十億元的捐資。
這些捐款主要用于建造校舍、貧困助學、發放獎學金等,這樣的捐資金額是麗華市各基金成立以來,歷史總和的好幾倍。
不過,讓張峰頭疼的是,他必須進行招商引資了,否則這個麗華市工業園區建設就是一個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