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某知名主持人在麗華市的甜品店連鎖店開業之后,天使曲奇餅干進店寄售。這位主持人的知名度自然也為這款曲奇餅干做了推廣。
網紅曲奇爆紅的路徑與曾經短暫流行的土的掉渣燒餅等實體店的模式如出一轍,只不過把那些營銷手段搬到了網上而已。麗華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負責食品監管的副局長陳立向張峰解釋道。
一年前,麗華市狂刮燒餅風。據不完全調查統計,麗華市最多的時候有100多家燒餅店。這些燒餅店的名稱主要是二個:“土的掉渣燒餅”和“土家掉渣餅”。
因為排隊的人太多,老板定下“每人限購5個”的規矩。這種排隊的景象吸引了不少加盟者和消費者,以及更多同類產品的跟風者。
當時,有一些媒體記者進行采訪,曾有燒餅店老板揚言,要創立燒餅集團,不過到了當年年底,這些燒餅店就陸續關門了,完全成了一場笑話。
陳立說道“我們發現,這些一陣風的店,大多是雇人排隊,制造奇貨可居的假象,同時高密度地開分店,最終目的是套現走人。”
“其實上,它們很少死于市場自然的優勝劣汰,多數失敗反倒與產品、模式本身,以及操盤手的貪婪冒進有關,比如無證生產、虛假宣傳、以次充好,甚至是欺詐、傳銷。”
張峰點了點頭,當然,他明白,這背后監管部門的果斷出擊和有力打擊起到了關鍵作用。比如這一次張峰組織力量對天使曲奇餅干的黑作坊查處和曝光,讓它完全失去了市場。
這次監管部門上門進行查處,安然雖然提供了麗華歐巴餐飲有限公司的營業執照,但是這份營業執照僅限用于餐飲服務行業,不能用于食品生產行業,也沒有食品生產許可證,還冒充了qs食品認證企業,屬于無證生產加工曲奇餅干。
脫下網紅的外殼,這款“三無曲奇”的生產商,其實是一家藏匿在網吧背后的黑作坊。
接下來發生的一件事情,讓張峰更加感慨微商江湖,充滿假象。一夜暴富多是夸大其詞,原本的最底層民眾還有逆襲機會,現在卻已圈層固化。
頂級從業者已經急于去微商化、洗掉污名,哪怕是國外流行的微商模式,都遠遠比不上國內微商對人性無與倫比的精準拿捏和蠱惑。
原由是林佳琪向張峰匯報,作為麗華市最為高檔豪華的麗華明珠酒店入住了一批又一批光線靚麗、穿金戴銀的男女。
他們炫目的財氣,撲面而來,連見多識廣的酒店服務生說自己“懵了”。林佳琪擔心在安保方面出現問題,便向張峰請求派出一批便衣警察進行暗中保護。
張峰一打聽,居然是微商品牌方要在酒店舉辦一場1000人的新品發布會,來的都是全國各地各級的微商代理。
當然,只要是正當的營銷活動和聚會活動,有關部門并不能進行干涉和阻止,同時為了防止出現安全事件,張峰還不得不讓公安局長徐猛做好安保工作。
大會現場,震天的音樂、炫目的燈光,鮮艷的紅地毯,布置得與電影節明星會并無兩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