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光時刻,天華集團每年會花費數千萬元輪流在南方旅游城市舉辦一場場盛大的年會。
當時的現場氣氛十分熱烈,臺上有大牌歌星獻唱助興,臺下員工們觥籌交錯、大快朵頤,一派快活繁榮景象。
在房地產業界,高進是一個“**型”的地產老板,和其它主要依靠銷售住宅發家的大佬不同,他在業內一直以發展產業地產著稱。
天華集團的經營業務大致分為“產業園區+地產銷售”兩部分。
主要是通過低成本拿到土地并銷售住宅,獲取資金后用以支持園區的建設,而產業園區建成之后,還能獲得地方財政支付的巨額費用。
早年在做機關事業單位裝修生意時,受到政策變動的影響,高進一度無法收回部分機關事業單位應支付的款項。
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高進居然一把火燒掉了這些合同,并向對方表示這些費用完全由自己承擔。
這樣大膽的舉措,在外人看來,當時的這些損失,讓贏得信任的高進所獲得的回報是非常豐厚的。
天華集團在發家城市的每個項目或招商,市領導都會慨然前來為其站臺。不僅如此,當項目遭遇重大政策障礙時,當地領導還會親自協助以疏通關節。
此外,天華集團在獲取土地指標、拿地價格等方面,在那里稱得上是“綠燈全開”,而這一優勢,其他競爭對手除了眼熱,始終無可奈何。
有人還公開指責天華集團招收了一批原機關事業的領導和工作人員,從而熟悉機關事業單位的審批審核流程和關鍵崗位。
其實上,除了有明文規定、必須簽訂保密協議或離職從業協議外,從機關事業單位辭職的領導或工作人員去天華集團上班,根本沒有辦法加以阻止,因為不違反任何規定。
天華集團在二年前開始到東華市進行投資。在離東華市區三十公里處,這里還不是房地產開發的熱門區域,為此,天華集團在這里拿地的價格低到幾乎白送。
只是去年下半年開始,整個樓市遭遇一場嚴苛的調控——建設土地大量供應,住房卻被嚴格控制購買。
由于天華集團在十多個城市鋪開戰線,此時同時經受了精準打擊,為了自救,天華集團成為業內聞名的融資高手。
一年多來,天華集團從銀行貸款之外融得的資金將近200億元,而涉及到的眼花繚亂的融資方式居然高達十幾種。
不過,錢多了會燙手、債多了也會發愁。銷售嚴重不暢再加上巨額融資利息,讓天華集團完全陷入了困境。
張峰曾經看過高進以前的演講視頻,當時的他留著一頭短發,戴著一副黑框眼鏡,西裝革履地站在偌大的講臺上侃侃而談。
現在張峰卻看到高進滿臉疲憊和憂愁。
沈成林希望張峰接任市委書記后,能出臺刺激產業園區發展的政策、特別是能增加產業園區扶持資金,從而幫助天華集團度過難關,反正東華市不差錢。
對于沈家的托請,張峰需要盡量滿足,畢竟沈家在省城的背景和人脈讓人眼熱,同時張峰與沈家關系不錯。
對于天華集團,張峰也不想看到東華市的項目爛尾,只是在不違反原則的前提下,如何能在短期內進行幫忙?
張峰在來東華市前,就已經查看過東華市的區域圖,對于東華市的整體布局、發展態勢、產業發展已經有所清楚。
現在他看到高進所畫的示意圖后,便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