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被實名舉報的人居然是東華市教育局副局長蘇泰,這一次擬提拔為局長。
舉報信里非常明確地指出蘇泰攻讀教育管理在職碩士研究生的畢業論文與另一所高校一名副教授寫的論文在標題、摘要、關鍵詞、正文結構及內容高度相似,多個段落甚至一字不差。
這是完全的抄襲行為,這是嚴重的弄虛作假行為!
教育行政管理部門的主要領導本來就要為廣大教師為人師表、以身作則,現在居然出了這樣的事情,張峰很惱火、帶來的后果很嚴重。
蘇泰不僅局長的職位泡湯了,還要被撤職處分。
同時,張峰還敏銳地意識到,廣大教師為了應付職稱評定、名師評比等,也會抄襲論文、甚至化錢購買論文、化錢出版刊物。
王通得到張峰授意后,開始在網上查找相關資料,居然發現“提供選題、寫作、刊發服務”、“一條龍省時高效”……在網絡平臺上,以“查重”、“刊發”等為關鍵詞搜索,大量中介、賣家進入到王通和張峰的視線之中。
有了他們的“幫助”,想在正規期刊上發文顯得十分簡單輕松。
王通以想要發表一篇教育方面論文為由,聯系了一家代發機構,對方發來十余種期刊價目以供挑選。
根據篇幅、刊物級別、論文收錄平臺等,收費從六七百元到五千余元不等。刊發時間大多已排在半年后,如果覺得太久,可再繳納數百元加急費“插隊”。
王通便選定想要發表的期刊,付完定金后,他通過聯系方式給對方發去文章。
他告訴張峰:“張書記,這是用我讀大學時的一篇作業修改的,可能當時那篇作業東拼西湊了不少,賣家發來檢測報告說重復率有點高,得修改到15%以內,還把所有重復的地方標紅顯示了。”
張峰不禁在心里感嘆道:“有需求便有服務,而且這個服務,只要出錢,服務還非常周到。”
“回爐”返工一番后,王通終于將重復率降至合格范圍內,得到了一份蓋著紅章的刊發錄用通知書,二個月后,如約收到了論文期刊。
張峰翻看著這本密密麻麻的刊物,驚訝地發現總共256頁篇幅足足刊登了200篇論文,大部分和王通一樣只占一個版面,他便調侃道:“這就是專門為評獎評優評職稱的工具書了。”
若以每個版面1000元、每本刊物250頁保守計算,僅一期刊物就可收到25萬元。
有些期刊每月會出版上下兩期,有的甚至會以旬刊形式出到三期,帶動的“利益”顯然頗為可觀。
王通在聯系這些代發機構時,同時發現這些代發機構還可以進行“代寫”。只要付錢,就可以實現一條龍服務,讓顧客省事省力。
張峰也是感到很好奇,便讓王通進行詢問,發現“連寫帶發”與“僅發”費用相比,4000字以內貴350元,超過4000字的貴450元。
也就是說,由這些機構代寫一篇普通論文,只需多付四五百元即可。為了拉生意,他們都表明“我們代寫服務很便宜”、“至于內容,您要求我們寫什么,我們就寫什么。”
具體誰來寫?遍布各地的寫手,則是這條產業鏈上的另一環。
張峰本來想掀起一場教育衛生系統論文清查運動,后來想想涉及面實在太廣、鑒定費時費力、最終又是吃力不討好,只能不了了之。
另外,林佳琪來找張峰,希望到東華市進行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