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陳光家里出來,張峰跟蘇恒、周其仁等人解釋道:“你得讓人家先有希望,如果一上來就是絕望的,那還談什么,還有什么可談的?連談的機會都沒有了,那還有什么可能?不管怎么說,先留個好印象是上策。”
“當然,象陳光這樣的特殊家庭,在望春村應該不多吧,進行適當照顧也在理之中,如果有人抗議,那么,只要再找出這樣情況的家庭,我們也可以同樣的照顧。”
“不是我矯情,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陳光這戶人家有著特殊的困難,突破一點政策,也是應該的。這樣吧,拆遷指揮部可以考慮給他們安置三套房子,每套房子可以適當縮小面積,為此總面積不會突破太多,這樣的話,我們完全有理有據。”
“此事的處理,是我提議的,我可以幫你們承擔這方面的責任。”
蘇恒原先對張峰還是很有意見的,現在看到一方面親自來現場通報省長來東華市暗訪的情況,防止自己撞到槍口上,另一方面看他在現場解決問題并愿意承擔責任,比施東城強多了。
等到張峰和王通坐上汽車后,陳生輕聲匯報道:“張書記,據我暗中觀察,吳省長已經來到了拆遷現場。”
“我在圍觀的人群中,看到一位個子不高、身材略顯單薄、頭發花白的老人眉宇間自帶著那么一種威嚴的氣質,更要緊的是他的旁邊站著二位中年男人,衣著整潔,目光銳利,注視著每一個從他們周圍經過的人。”
“誰會平白無故地跑來這里難看拆遷?而且是衣服干凈的人?”
張峰笑道:“陳生,你做的好,只要看到就行了。吳省長既然想暗訪,我們就不要主動出現,要當作沒有看到。”
王通看了看陳生,終于明白張峰為什么一定要堅持帶自己的專職司機過來,原來也是一位深藏不露的偵察高手,自己剛才出于好奇,也向圍觀的人群看了看,卻根本沒有這么細致地進行關注。
這時,從小巷里里出來一個三十歲左右的年輕人,他戴著眼鏡,顯得文質彬彬,他快步走到花白頭發的老人面前,小聲說道:“本來要進行強拆的人家,最終沒有實施。”
“為什么?”
“據說是市委書記張峰親自來了,與蘇恒副市長、北湖區委書記與區長又去了一趟那戶人家。”
“出來的時候,這戶人家臉上倒是有了笑容,拆遷車隊也暫時撤走了。”
“看來,我們的行蹤的暴露了,張峰很厲害嘛,居然能發現我的行蹤。既然發現了,我們直接去東華市委市府吧。”
市委市府的警衛人員,還是挑選過,既然形象好又射手不錯。
此時看到一輛東華市牌照的汽車開到門口,便立即上前說道:“請車里下來一個人,去登記室進行登記,車輛便可以開進大院里的專門地方進行停放。”
原先三十歲左右的那個年輕人下車去進行登記,老人問道:“外來車輛可以隨便進入進行停放?”
警衛回應道:“原先的大院不對外進行開放,外來車輛一律停放在外邊的車位上。張書記來了后,發現外面的停車位遠遠不能滿足,便讓機關事務管理局騰出了一些車位,基本上能得到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