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了之”,實際上只是做了抓小放大的“表面文章”,完全是粗放式管理。
就在距離這幾個池塘不遠處就是海山排澇泵站,張峰發現,每天竟然有上萬噸污水直排西江,監測結果顯示,達到重度黑臭的程度。
附近居民告訴張峰:“實在太臭了,我們都在想辦法搬出去,你看,這里有很多家已經搬走了。”
張峰把海山分管副縣長叫到這個排污口。
張峰問道:“姚縣長,你現在能聞到這個臭味嗎?”
海山縣副縣長姚天明回應道:“張書記,能聞到,沒想到這么大的量。”
張峰臉色凝重地說道:“老百姓天天生活在排污口上,讓你您搬過來住兩天,你愿不愿意?”
姚天明臉色尷尬地說道:“張書記,肯定不愿意。”
隨后趕來的海山縣生態環境局局長解釋道:“張書記,在去年下半年發現這里是排污口。”
張峰便問姚天明:“此事你知道嗎?為何拖了這么長時間沒有解決?”
看著姚天明搖了搖頭,海山縣生態環境局的一名科員解釋道:“張書記,本來我們局長是想整改完了再報告縣長,我們以為年底能搞定,還是搞不定。”
另外,張峰幾個人根據群眾反映,來到海山廣場,這里的雨水排口也變成了名副其實的排污口。
跟在張峰身邊的專業人員對對污水的流量進行了估算,一天達七千多立方米。
經過調查,張峰發現,海山廣場的這個直排口,是因為房地產開發商把小區污水偷偷接到了雨水管網中,導致雨水口成了排污口,這是海山縣住建部門典型的不作為。
海山縣建有污水處理廠。由滄海集團在5年前投資興建的3萬噸日處理能力的污水處理廠,每天卻僅處理1.12萬噸,處理負荷不足40%。
同時,專業人員查閱污水運行記錄還發現,這家污水處理廠還存在多次擅自停運的情況,但是奇怪的是,每月的污水處理費卻照單全收,光去年一年,就收取污水處理費超過1000萬元。
跟著張峰的檢查人員發現,在下雨天污水量大、濃度偏低的情況下,污水廠沒有按協議應收盡收,而是仍然只進水1萬多噸,放任污水直排。
實際污水集中收集率僅為6.7%,收集率之低全國罕見,每天有4萬噸污水直排西江。
這么明目張膽地進行欺騙,張峰覺得肯定有人進行了暗中勾結,否則根本辦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