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發時并非上下班高峰期,車流量不大,行人也不多。
一輛紅色電動自行車駛入監控錄像,在非機動車道上緩慢騎行。在其旁邊的機動車道上,一輛白色皮卡與其并行,車況路況均無異樣。
然而,兩車并行約1分鐘后,詭異的事情發生了。
紅色電動車加速超過白色皮卡,繞過皮卡車頭,由非機動車道斜向穿過3條機動車道,駛向道路中間的柵欄。
與此同時,白色皮卡也開始加速,壓過兩條實線,斜行到最中間的車道,尾隨在紅色電動車側后方。
約20秒后,就在電動車接近柵欄中間的豁口時,皮卡突然往左打方向,紅色電動車隨即被撞,倒在皮卡與隔離柵欄之間的監控盲區。
之后,皮卡回到正常車道,加速逃逸。此時錄像里,騎車人和電動車倒在路中間的隔離柵欄處,幾名行人陸續圍了上來。
由于沈臨波當時是要來找市委書記張峰的,現在他居然出了車禍,心里敏感的張峰親自去市交警大隊查看整段錄像。
整段監控錄像約8分鐘左右,似乎是一起普通的交通肇事過失犯罪。
張峰覺得錄像反映出來的細節讓人覺得很可疑。
事故是在監控錄像第7分鐘發生的,而6分36秒時的畫面,有一個稍縱即逝的細節:即將與電動車發生碰撞時,快速強行越道的皮卡有過片刻猶疑,并踩了剎車。
為了確定這個推斷,市交警部門調取了多個攝像頭的監控錄像,均顯示:撞擊電動車前,皮卡橫跨3個車道,撞擊過程、方向都極具指向性,不排除該案系有意所為。
張峰立即指示,由市交警部門將案件轉交市刑警大隊辦理。
據調查,當日上午,沈臨波準備來找市委書記張峰反映問題。
按事發時間推斷,應當是由于即將超過約定時間,他心里有些著急,遂獨自前往并違章。
沈臨波的手機在其生前曾有過多次通話記錄,但經排查,通話對象均與此案無關。
而繼續觀察監控錄像里的白色皮卡和司機,疑點就更多了:這輛嶄新的白色尼桑皮卡,既沒有懸掛牌照,也沒有張貼臨時牌照,這在市區極為少見,是不是就是想逃避交警人員的追查?
此外,司機戴著大口罩、墨鏡,看不清相貌,這樣的司機打扮,也讓人很懷疑。
警方擴大了偵查范圍,又調取了市里多個地點的監控錄像,繪制出了這輛無牌皮卡的行動軌跡。
之后,警方又通過多種技偵手段,鎖定了白色皮卡車的車主,東華市納稅大戶、物華建筑公司董事長顧文武。
他是東華市眾所周知的正面人物,不僅按時繳納稅款,還經常參加公益慈善活動,為人正派又慷慨。
經過進一步調查,警方又排除了對顧文武的懷疑。
那么,是誰為什么要對沈臨波下毒手?